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近日,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再次上新,“环城生态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公众开放。五颜六色的成都平原土壤样本、色彩斑斓的昆虫与植物标本、“鱼菜共生原理”实验装置、“漂浮的种子”艺术装置……12月15日,记者现场探访发现,除了基地展厅内诸多看点,基地建筑本身也是一大亮点,由原青龙湖小学和废弃养猪场改造而成,自今年试运营以来,已成为近郊新晋网红拍照打卡点。
环城生态公园露营体验。成都天府绿道集团供图
作为距成都中心城区最近的农业类专项科普基地之一,环城生态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是展示农耕文化与农业现代技术、诠释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窗口。“稻田是湿地,菜地也是风景”,环城生态公园也是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样板工程。
2022年7月,成都印发《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力争通过3年努力,提升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天府绿道集团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牵头,编制了《成都市环城十万亩粮油产业带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农田整治区10.88万亩,其中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1万亩。
截至2022年大春,环城生态公园已累计完成6万余亩农业种植,产出粮油作物1.5万余吨。全面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粮油果蔬等产品,进一步有效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环城生态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的土壤展示区,展陈的所有土壤均取自环城生态公园,有潮土、水稻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并配以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直观地反映出整个环城生态区内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就。
记者看到,在环城生态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展厅旁边,保留有原青龙湖小学老校区的校舍和校园。青砖灰瓦的教室、高大的梧桐树与现代景观艺术完美融合,加上周围的景观农田,共同勾勒了一幅美好的乡村田园生态生活画卷。
成都天府绿道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隅上田园农业品牌,依托环城生态公园农田,目前已组织50余次农耕体验,超400余组家庭认养,累计服务市民4000余人次,有效促进农业“一三”产融合发展。未来,依托环城生态公园一百公里贯通成环带来的人气,天府绿道集团还将积极探索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农业生产带来效益的同时,结合成都休闲生活理念,创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可成长的都市农业特色业态模式,打造农商文旅体高度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