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王韬 李全民)近年来,苍溪县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为抓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12月16日一大早,在已经全面完工的苍溪县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防渗改造项目现场,来自广元市苍溪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地表水进行采样,采样后的水体将带回实验室进行监测。
据广元市苍溪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滕明芳介绍,“ 为及时了解本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我们会每季度对重点区域的水体进行采样监测,提供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全力保障水体质量安全。”
作为全国首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县,苍溪县坚持把地下水污染防治作为涵养城市生态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县共涉及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2个,总投资6000余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
同时,苍溪县还把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走进该县五龙镇三会村,一排排川北小楼映入青山绿水中,村道干净整洁,村民沈治忠正在自家小院里,利用处理过的污水进行浇灌。
曾经的三会村,因为污水不能及时有效处理,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通过政府统一采购、安装,如今的三会村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处理日常生活、生产用水的化粪池,污水通过一级一级地过滤,既消灭了有害的细菌,还变废为宝,方便了村民就近浇地灌溉,有效实现了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对于单户我们采用小型三格化粪池加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对于聚居点,采用大型四格化粪池加稳定塘加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模式;对于农村养殖户,采用一体化微动力加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对于农家乐餐饮污水采用太阳能微动力加生态塘处理模式,目前全村707户村民,已经实现了农村污水处理的精细化、全覆盖。”三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光勇说。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的三会村发展起猕猴桃、苍溪梨等特色产业2000余亩,同时,当地还在推动农旅融合上持续发力,让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而围绕农村污水治理,地处川北山区的苍溪县也正从“连片整治”到“全域治理”转变,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投入资金近4.5亿元,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站)34座、农村微动力污水处理站22座、聚居点大型四格化粪池120座、户用三格化粪池1.6万座,户用沼气池8万口,户用卫生厕所13.8万个,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7.4%。
“今年以来,广元市苍溪生态环境局坚持精准、 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截至目前,县城区空气优良天数率 98%,较去年同比提升 4.4%;三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要求,践行生态环保铁军的责任与担当,取得实效。”苍溪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文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