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我们的霉豆腐利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已有80多年历史,我是第三代传承人。”12月22日,四川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71岁的非遗传承人刘金霞细心地将她从家乡湖南省龙山县洗车河镇带来的湘西特产——刘大姐霉豆腐摆放整齐。
当天,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成都启幕。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作为参展企业之一,携来自湖北省咸丰县、来凤县以及湖南省永顺县、龙山县、贵州剑河县等5个乡村振兴帮扶县的特色农产品亮相农交会,并重点展示多多助农、科技助农的举措和案例,在农交会上受到各地参展嘉宾和观众的青睐,促成了一系列特色农产品的产销对接。
12月22日,第十九届农交会上,观众在拼多多展馆参观。 何浩 摄
5地特色农产品 亮相拼多多展台
本届农交会现场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汇集了全国各地8万余种琳琅满目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主办方将组织系列产品展示、洽谈交流、服务对接等活动,促进展商客商开展产品、技术、信息等合作。咸丰白菜、绿茶;永顺莓茶;来凤藤茶;龙山黄金茶、霉豆腐、百合、脐橙……在拼多多展台重点展示了5个乡村振兴帮扶县的特色农产品。
因地理位置偏远,龙山县的特色农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大家都知道赣南脐橙,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里耶脐橙。”龙山县绿色天地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军说,合作社所在的树木村,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脐橙,在农业农村部挂职干部的推荐下,他和龙山县霉豆腐非遗传承人刘金霞以及龙山县黄金茶、百合等产地负责人一同来到农交会。拼多多搭建展台,他们则带来产品,共同向参会嘉宾和观众推介龙山特色农产品。“以前我们很少尝试线上销售,这次参会才了解到线上开店和社区团购的便利性,下一步就对接起来。”刘军说。
科技助农兴农 拼出美好生活
为响应本届农交会“突出科技兴农”的主题,拼多多展台上也集中展示了一批智慧农机、数字供应链、乡村数字治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现代社会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在拼多多展台前,一种新型的功能性小麦的亮相受到了参展嘉宾和观众的关注:小麦独特的面筋蛋白会使特殊易感人群患有小麦麸质相关失调疾病,因此无法食用以小麦加工而成的主食,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研发了致敏性显著降低的低麸质小麦新种质,加工成饼干后,比马铃薯、水稻、红薯和玉米淀粉等小麦面粉替代品具有更好表现,为无麸质小麦产品的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是我国首个低麸质小麦新品种。
这是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围绕功能性小麦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前沿探索研究,通过升级改造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并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融合,培育创制的一批功能性小麦优良品种。
2021年8月,拼多多设立“百亿农研”专项。拼多多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充分结合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并将在前沿营养科学、精准农业等技术上展开攻坚。
目前,拼多多先后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加坡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科研团队展开合作,在科学种植、农业机器人、智慧农业、未来食品等领域深入研究。“我们希望通过参加此次农交会,与国内农业企业、科研工作者深度交流,共同促进。”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