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近日,记者随“大国重器看凉山”全国主流媒体行走新凉山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凉山州会东县。在该县小岔河特色产业园区,不少从浙江等地“远道而来”的企业入驻了临时生产厂房,并投入了生产。
“忙时种烟,闲时上班”是园区工人唐福会的真实写照。她来自会东县鲹鱼河镇长新村3组,过去常年在成都打工。现在小岔河特色产业园区就近招工人,唐福会成功通过了应聘,成为四川大江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车间工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1月4日,在四川省会东县小岔河特色产业园区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车间,在此就业的群众在工作中。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家里种着20多亩烤烟,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过来上班,每个月平均工资有2500多元,这里距家近,还能方便接送孩子上学。”唐福会说。
跟随唐福会的脚步,记者走进四川大江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操作智能机床,一个个闪着亮光的液压不锈钢“螺帽”被机器“吐”了出来。
“这是我们为华为公司定制的机线夹,开工一个多月以来,月均产能已达200多万个,等入驻新厂房后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大江公司负责人叶海龙告诉记者,以前工厂在浙江省台州市,目前正陆续转移到西南地区。由于凉山劳动力成本较低、营商环境也较好,加上日益便捷的交通,他们最终选择了到会东“落地生根”。
记者发现,在临时生产厂房一旁,一排排高大宽敞的楼房拔地而起,小岔河特色产业园区正通过“边施工、边招商”的方式推进,新厂房将在今年3月全面投入使用。
“像唐福会这样的工人,在小岔河特色产业园区已达上百人。”会东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自友介绍,为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会东县出台了园区入驻优惠政策,从政策、要素、奖励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吸引了浙江玉环市汽摩车零部件制造等30 家相关企业落户产业园。
1月4日,在四川省会东县小岔河特色产业园区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车间,在此就业的群众在工作中。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园区落户企业使用的机床都是全自动智能化的,工人们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开始工作,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杨自友说,“这是凉山州第一家智能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区。”
据介绍,园区总用地面积约295亩,总投资9.6亿元。园区建设分四期进行,一期建设智能制造加工区;二期建设生禽加工及冷链物流区;三期建设果蔬加工区;四期建设食品加工区。
“我们生产出来的汽摩车零部件主要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四川百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莹站在智能机床前介绍。
记者了解到,小岔河特色产业园区建成后产值将达到25亿元,能解决3000多人就业,将成为保护融合鲹鱼河流域生态景观,展示会东新城风貌的城市入口,弥补会东轻工业标准化、规模化屠宰市场、农畜产品深加工和农特产品精细化加工的空白,促进乡村主导产业得到有效培育,成为会东乡村产业振兴主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