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强农奋进正当时 不负农时不负春——大竹县推进“农业强县”纪实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2-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程一凡 沈怀良
  “目前秧苗生长还不错,这几天要特别防范冻灾。”日前,在大竹县周家镇,该镇农业中心主任杨斌与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育秧。不远处,几台旋耕机正在翻耕土地,为大春生产做好充足准备。
  春耕备得足,丰收有保障。连日来,大竹县抓好农资储备,已储备水稻、玉米良种600余吨,各类蔬菜种20吨;储备化肥1.5万吨、农药60吨、农膜260吨、农机具6000余台(套),同时加大农资市场监管,把农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全年粮食稳产夯实基础。

image.png

大竹县高明镇水稻制种基地。 高炼辉 摄

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筑牢稳产保供根基
  2月6日,大竹县高穴镇官家村的一片低丘陵地区,5台旋耕机仅用一个小时就将 60 余亩稻田翻犁完毕。“近年来,我们加强使用中小型农机,现在趁晴好天气赶紧翻犁水田,为播种做好‘功课’。”当地专合社理事长朱天容说。
  大竹县备有拖拉机350台、粮食烘干设备90台套、大豆玉米播种机63台套、稻麦联合收割机267台、耕整机3.28万台、水稻插秧机46台、植保机械2261台、提灌机 械 9709 台 套 、脱 粒 机11360台,全县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8.8%。
  除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外,大竹县还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2022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6 万亩,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4个,其中省五星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6个。现代农业总面积29.4万亩,总产值44.1亿元。新建(改造)机电提灌站12座254.5千瓦,累计建成农机化生产道路8284公里,通组率达100%,整治撂荒耕地3.68万亩。
  2022年,大竹县成功评选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大竹县常年水稻制种面积保持在3万亩左右,覆盖10个乡镇58个村,年产优质种子500万公斤以上、产值1亿元以上。带动基地2100户5000余人从事制种,基地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大竹县月华镇糯稻产业基地旁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拓宽致富增收渠道
  初春,石河镇温室大棚内的羊肚菌即将迎来采收,准备销往周边以及邻近重庆区县。这片羊肚菌的经营者叫李忠杰,是三杰养殖专业合作社主人,“目前销售额达到20万元,部分种植大户一亩利润高达2万多元。”2022年,在合作社带领下,石河镇羊肚菌产业种植户70多户,种植面积达150余亩,已连续三年实现收入百万元。
  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团坝镇,茶农们正在细心修剪呵护茶树。
  “今年,白茶总产值有望突破25亿元。未来我们要力争实现全县白茶年产值50亿元。”基地负责人廖红军信心十足。
  凭借“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带动,大竹县已在13个乡镇开发种植区域,种植总面积达8万余亩,年产干茶700余吨,总产值高达20亿元。其中,约3000户群众种植白茶超3万亩,10个原省定贫困村种植白茶4000余亩,帮助3500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2万元。全县发展白茶的村通过土地流转、财政补贴资金量化股权分红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10万元。
  近年来,大竹发展竹、苎麻、糯稻、香椿、白茶“5+ N”特色产业,打造百万亩特色产业基地,构建农产品千亿加工集群。2022年新发展糯稻2万亩、白茶0.2万亩、苎麻0.88万亩,完成香椿品种改良1万亩,香椿远销加拿大。并坚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建成县级物流中心1个、冷藏库100余座,年烘干冷藏能力30万吨。
  大竹县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物联等信息技术,实现高效智慧农业。2022年,建成数字农业平台16个。同时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2022年成功申报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目前,全县有无公害农产品25个、绿色食品13个、有机产品13个、地理标志产品6个。
image.png

花椒丰收,农户展笑颜。

积极培育新型人才,让乡村振兴“后继有人”
  今年2月,为给广大致富带头人、家庭农场主上好“新春第一课”,大竹县“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班”正式开班。
  沈贤云是大竹县“新农人”培训班的“常客”。如今,他经营的稻椒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优质水稻1万余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7600亩、花椒1100余亩、果树2000余亩、吊瓜500余亩,发展水稻制种900余亩。2022年,仅花椒一项,实现产值150多万元,吸纳周边群众3000余人就地务工。
  在大竹县欧家镇,80后白领杨军辞职返乡,用六年时间构建起一片面积1200亩的水果种植园和一个占地 2 万平方米的生态养殖场。如今,果园里有耙耙柑、爱媛、砂糖橘等6个品种的柑橘;养猪场建有种猪、繁育、育肥3个基地,已连续两年收入达400余万元。
  大竹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大竹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游彦波介绍,2022年,大竹共举行高素质农民培训班25班,培训人数达到1239人。同时开展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能人助村”计划等,定向培养紧缺人才35名、培训高素质农民1253人,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4747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110家。一支“爱农业、懂农业、会农业”的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正在竹乡大地迅速集结。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