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群众来讲,大家还是好面子,喜欢得表扬。现在在桥头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提质月‘红黑榜’,起到了警示和鞭策作用。”2月21日,在看完1月份“红黑榜”后,梓潼县自强镇三合村村民王仕茂说到。
今年以来,梓潼县秉承“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最美宜居集镇建设和美丽乡村“五大行动”,努力构建涵盖城区、集镇、乡村全域提质体系,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为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创建活动,在全镇形成人人参与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自强镇将群众参与最美宜居集镇创建工作纳入居民自治制度,严格落实商铺门店“门前五包”责任制,加强商铺门店环境卫生治理,清理规范户外店招牌匾,拆除一批违法建设。规范便民服务摊区,限时限点经营,对马路市场、游商小贩、无证摊点进行规范管理。
唐有全作为场镇一商户,随时都要把门前清理得干干净净。“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都积极参与到场镇治理和美好家园的创建中来。自强场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经商做生意,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变好了,我们幸福指数更高了。”唐有全乐呵呵地说。
在自强镇场镇,每天都有一些穿着“红马甲”、戴着“红帽子”、拿着扫帚、火钳、锄头等劳动工具的志愿者奔走在场镇各街道,指挥车辆停放、清除地面垃圾、开展创建宣传,忙得不亦乐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虽然苦点累点,但是看到场镇变干净了、变整洁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场镇志愿者李德昌说。目前,全镇掀起了“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共建共享文明社区”的热潮。
今年,自强镇严格执行一月一次集中整治、一月一次志愿服务、一月一次公开曝光、一月一次督查考核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对场镇桥头进行改造,在场镇中央桥两边设置了环境综合提质专栏,设置“红黑榜”,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身边的典型感召人,积极引导教育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在全镇掀起维护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成果、保持环境卫生的热潮,形成群众之间互相监督卫生行为、提升公德意识的和谐氛围。
“2022年,自强镇最美宜居集镇创建工作在全县排名靠后,为深刻吸取教训,全镇上下知耻后勇,锚定目标、增添措施,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坚决打好创建工作翻身仗。针对创建工作中污水直排、三线整治等难点和痛点问题,倒排工期、顺排工序,加快整治进度,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自强镇副镇长蒋才荣说。
据悉,梓潼县结合实施绵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印发《开展最美宜居集镇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月度最美宜居集镇建设考核细则》等系列文件,以“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秩序规范、治理完善”为建设目标,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不断补齐集镇功能、提高集镇管理水平,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齐备、镇容干净整洁、镇貌规范有序的集镇新格局,县财政每年拿出180万元用于最美宜居集镇建设奖励,力争达到集镇功能与品质实现“一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创特色”,形成绵阳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宜居地的“新名片”。
“梓潼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加强集镇创建的同时,实施美丽乡村‘五大行动’,将村社‘五清’、场镇‘四定’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管理,乡村治理效能实现明显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梓潼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焦剑说。(供稿:梓潼县融媒体中心 林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