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南充:在四川“复制”一个德国式村庄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07-18

001.jpg

资料图片

  南充两乡镇纳入川德合作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发展示范区
  合作

  7月11日,仪陇县保平镇字库桥村迎来了一批德国客人。听说家乡纳入了川德合作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发展示范区,村民王大清期盼着有一天自己的家乡变成德国村庄的模样。
  村民们的梦想很快就能变成现实。日前,除保平镇外,西充县金源乡也被纳入川德合作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发展示范区,预计今年底将出台具体的建设方案。
  记者 寇敏芳
  德国式严谨贯穿项目各个环节
  四川与德国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合作始于2015年。当年3月,省国土资源厅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国土空间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乡村可持续发展领域展开交流合作。
  2016年,双方商定在我省南充市西充县、仪陇县实施“川德合作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发展示范区建设”项目,该项目将借鉴德国的理念和技术,结合产村融合、城乡统筹、精准扶贫,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发展示范区建设。
  从签署意向性协议到目前进入规划编制阶段,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觉得有点慢,但是德国人还觉得太快了。”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细数了两年来的工作,围绕合作内容、选址、办事机构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反复磋商,最终才拿出了确定的方案。“德国人非常严谨,在做决策的时候慎之又慎。”
  不过,该负责人也坦言,当前,农村土地细碎化,撂荒闲置率高,村庄布局杂乱,公共配套设施缺乏,归根结底就是农村区域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虽然进度慢,但是方案的质量绝对有保障。”
  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总体规划计划在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2018年6月前完成各专题规划编制,确保示范区建设的各建设项目落实到位。
  用德国经验打造产村相融的中国新农村
  要在中国建一个德国式的村庄,必须针对问题精准施策。
  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省乃至全国土地整治和农村发展,都面临着新的转型背景和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解决“人地关系再协调”问题,而德国有解决这个问题的丰富经验。
  接下来,双方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南充市及仪陇、西充两县政府主导下,
在两个示范区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增减挂钩试点等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重组乡村空间地理结构,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不仅如此,在项目实施中还将与乡土文化修复、生态廊道建设、农业景观打造、村民自治管理建设等结合,打造产村相融的新农村。
  除项目外,还将依托示范区建设,开展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即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双方将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通过松绑土地制度,为土地综合整治添动力;逐步探索出一系列符合省情的土地整治和美丽新村建设的政策方针、标准规范、管理机制……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区域相关项目负责人认为,要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动员人参与其中,“德国做土地整治项目,自始至终都要贯彻‘公众参与’原则。”他举例,德国团队曾在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镇帮助开展土地整治规划前期调研,虽然语言不通,但照样走村入户,对项目区内500多人进行访谈,“只有了解当地人想法,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方案。”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