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作为活动承办地,成都环城生态公园“让曼妙的农田风光走进城市”,其超大城市近郊耕地和生态统筹建设在全国尚属首例。在这一过程中,需破解哪些难题?围绕本次圆桌会绿色、环保、有机、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记者对话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运营部负责人陈文燕,探究都市粮田多元价值挖掘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解题之策。
环城生态公园内的“粮仓”美景。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各500米范围及周边7大楔形区域,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中规划的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也是成都天府粮仓“一带十园百片”核心区域中的十万亩粮油产业带。“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的城市发展理念落实到十万亩粮油产业带建设中。”陈文燕从整体规划出发,解释十万亩粮油产业带建设坚持“三生融合”的国土空间布局原则和“三化一体”的耕地保护思路,让这里既是田也是景,既作农也作旅。
为提升耕地质量,奠定良田“粮”用基础,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按照国标、行标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及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编制耕地建设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整体推进耕地建设、“三网”建设,达到“荒地”到“产粮地”的跃升。
“通过清表清杂、田型调整、田面平整、田埂筑砌等土地综合整治,重塑农田肌理,永久基本农田更加集中连片。”陈文燕说。
“田为底,景相融”的季节性农田景观,如今正成为烟火成都的一部分,丰富的体验农耕、认种认养、科普教育等研学活动,让成都环城生态公园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体验农趣的美好场所。
“超大城市近郊耕地和生态统筹建设探索,无先例可考、亦无经验可循,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有关负责人讲道,下一步将全力以赴推动耕地复垦复耕,实现耕地“量”的积累,同时,科学有效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并以建圈强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产业“链”的锻造。
与会嘉宾绿道上漫行,感受农田与公园交融的生态风光。“此次圆桌会的举办,对于我们而言,是汲取农业前沿知识、碰撞绿色发展智慧火花的好机会。”陈文燕说,希望借智三农领域各专家学者、行业翘楚,推进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共建共享城市生态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