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魏冯 记者 曾小清
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在广元青川县板桥乡海伶山珍木耳基地旁,一块交易大屏的数字持续跳动。3天内,青川县103名贫困户在天猫卖出5万斤木耳,销售额超300万元,相当于3个村近半年的木耳产量。
而这得从一个叫“小聚寻农”的活动说起。
县长助力木耳变为真金白银
为推广四川优质特色农产品,在全国打响四川农产品网络品牌,两个月前,天猫联合省商务厅、青川县县委,开始策划“小聚寻农”活动。
活动如何吸引人眼球?四川淘宝馆馆长刘渊发现,天猫旗舰店购买青川木耳的受众群,主要以25岁至35岁的年轻人为主,代言人营销等传播方式比较受年轻人欢迎。因此,活动主办方大胆提出,邀请县长代言青川木耳。
于是,阿里巴巴集团和广元市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前往青川县长刘自强办公室,邀请他代言青川木耳,刘自强连抛三问:“县长做代言,能否带动青川木耳卖俏?能否带动县内老百姓脱贫奔康?能否保障覆盖有效受众群?”
阿里巴巴和海伶山珍拍着胸脯说:“能”。
县长答应下来了。海伶山珍董事长赵海伶介绍,活动期间,县长刘自强代言木耳的5分钟纪录片点击量破亿,加上活动主办方举办的其他各种宣传活动,帮助103名贫困户卖出5万斤木耳,销售额累计超300万元。
58岁的杨继海是103名贫困户之一。他感慨:“短短3天,挣了3万元收入,太震惊了!”
提升附加值生产流程要申遗
刘渊介绍,“小聚寻农”首场活动聚焦青川木耳,一方面是因为青川木耳上千年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青川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电商生态:截至目前,全县网商已达30余家,物流快递企业20多家,全县网络销售额近2亿元。
如何用好现有资源,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刘自强表示,为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重点任务,下一步,当地拟将青川木耳生产流程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提升青川木耳、青川茶叶等农特产品优势,并表示有意与阿里巴巴签订新一轮的合作备忘录。未来,青川还要开发木耳系列衍生品。
赵海伶则表示,未来她将在活动营销及销售计划上再升级,在产品更新、深加工、使用方向上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