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3月29日,地处秦巴山区的绵阳市平武县水田新村羊肚菌种植大棚里,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如同一把把小雨伞铺满地,长势喜人。
当天,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下文简称“绵阳农科院”)主办的“秦巴山区食用菌高产栽培示范现场观摩及技术培训会”在此举行。当天,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还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对绵阳农科院独立选育的羊肚菌新菌株“M12”种植示范片测产验收。
专家组对绵阳农科院独立选育的羊肚菌新菌株“M12”种植示范片测产验收。 (受访者供图)
“你看,这个羊肚菌新菌株‘M12’株型紧凑,色泽饱满,生长旺盛。”羊肚菌新菌株培育者、绵阳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张跃非告诉记者,该菌株是绵阳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利用采集于江油市的野生黄色羊肚菌菌株,通过多孢分离技术,经过多年筛选获得的纯合菌株。经过现场采收、称重、产量计算等环节,按每亩400平方米计算,平均亩产达353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菌株生长势强、肉质厚实、抗病性好,应尽快进行品种认定,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近年来,该菌株在绵阳、广元、甘孜等多地试验示范,表现性状优良,产量较高,在不同地区表现稳定,受到农户的欢迎。”张跃非说。
“四川是食用菌资源大省和产业大省,也是西部第一生产大省。其中,秦巴山区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是最有条件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地区之一。”验收专家组组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彭卫红研究员介绍,四川食用菌产业有着庞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以2020年统计数据为例,四川生产食用菌230.4万吨,排名全国第七;产值达到226.1亿元,排名全国第五。未来,四川食用菌科研工作者还将通过开展省野生食用菌物种多样性研究、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等,从种质资源、品种、技术等方面发力,夯实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