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临溪 文/图
生态福地,大美小城。面积583平方公里的蒲江地处成都三圈层,森林覆盖率67.04%,在成都市各区(市)县中名列第一;柑橘、猕猴桃、茶叶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蒲江丑柑”“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三大地标产品品牌总价值近500亿元。
生态本底优良,农业产业优势明显,蒲江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对外公开选聘乡村振兴首席顾问,为村集体引进人才和资源。”蒲江县委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首批22名首席顾问必须是中共党员,每名顾问配套1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真抓实干书写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乡村振兴“蒲江样板”。
箭塔村“年猪祭”。受访者供图
甘溪镇箭塔村:“年猪祭”让村子火起来
甘溪镇箭塔村因保留着一座古老而高大的佛塔而得名。
“我的专业就是挖掘历史。”坐在箭塔村十二组乡村企业孵化基地的茶亭里,该村乡村振兴首席顾问伍茂源神态轻松。
虽然去年5月11日同其他顾问一起接过聘书,但他其实已是箭塔村的常住人口:2016年从成都市一个机关来这里当第一书记,2018年期满后辞职一直留在这里创业。
正是在驻村期间,伍茂源从老支书那里了解到箭塔村以前有“年猪祭”的民俗,就对这个传统进行优化与包装:把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年猪祭”活动扩大为全村合办,同时与城市社群联系,推出传统民俗体验游。
2017 年春节箭塔村首届“年猪祭”活动成功举办,200多名成都市民赶来体验,顺便购买这里的香肠、腊肉、鸡蛋等土特产。该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年,今年成都参与社区50个近5000人,不仅让箭塔村火起来,还入选省级非遗传承项目,乡村旅游也从无到有渐渐兴旺起来。
“年猪祭”恢复了箭塔村传统的闹热,乡村企业孵化基地还在不断制造着箭塔村新的精彩。
作为成都吾乡乡村创业孵化器的创办人,伍茂源把这栋农房改建为人才驿站和众创空间,每个房间每个月的租金600—800元,一个月吃住一千多元就能解决,就是为了避免“有的人一来就租院子,改造院落,结果运营还没有开始,钱已经花完了,宣告创业失败。”
在乡村企业孵化基地,在伍茂源的主持下,这里创业氛围浓厚,众人互相帮忙,在小团队对接大资源时,为小团队提供管理等方面的支撑。现在每个月都有创业者前来,在这里孵化的项目共有50多个。
“乡村振兴首席顾问为我们解决了乡村振兴人才匮乏的难题,还吸引来很多创业的新村民。”箭塔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曹跃飞对此很是高兴,现在以“年猪祭”非遗项目为引领,该村金山坡非遗双创聚落村正聚焦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到岸服务体验和乡村振兴打包服务输出业态。
箭塔村“年猪祭”热闹非凡。受访者供图
西来镇彭河社区:发展联合社种出优质果
蒲江猕猴桃作为蒲江三大地标名片之一,张瑜华深入参与其中。
2005 年猕猴桃产业发展之初,张瑜华从北京来到蒲江陆续参与引进了“金艳”“金桃”“东红”等国内外优势猕猴桃专利品种等,这些都成为了蒲江老百姓致富的“金果子”。
她先后担任过中新农业、联想佳沃等企业高管,创办了阳光味道、天赐一方等企业,创建了“阳光味道”品牌,先后作为“蒲江猕猴桃”“蒲江丑柑”协会会长,组织参与了两大地标品牌的战略发展规划。
正是由于对蒲江猕猴桃怀有深厚的感情,她主动报名来西来镇彭河社区当乡村振兴首席顾问,“这个社区有约1000亩金艳猕猴桃,加上周边各个村种的规模不小,希望同村集体、种植户一起努力,把面积稳住,对品质进行提升。”
乡村振兴首席顾问的到来,让彭河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张先海很是高兴,“在张瑜华的引导下,猕猴桃老产区五个村(社区)共同成立了蒲江好果果果业专业联合社,组织做投入品和运营品牌销售的企业、村集体和种植户共同参与进来,建立‘两个替代’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服务广大种植户,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管理和统一销售。”
由于投入品采购价低于市场15%以上,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而张瑜华介绍好几家经销商过来看果、购果,让品质提升的猕猴桃价格逐步上升,“2021年金艳收购价一斤1.6—1.7元,去年均价3.3元,高的达到3.5元。金艳亩产在4000斤左右,这样亩收入可上万元。”这笔增收账算得张先海心里乐开了花。
在张瑜华看来,自身不断提升果品品质,再与外面做品牌销售的企业合作,就有了溢价能力,为种植户带来稳定的收入。下一步她希望能同村(社区)集体合作,动员更多的种植户参与进来,把种出好果作为大家共同的追求。
在何守鑫(右二)的亲自协调下,“问稻西河”项目顺利推进。
鹤山街道西河村: 农旅融合画卷向前延伸
“感谢家乡养育我,有益家乡事多做。”曾经担任分管农业副县长、荣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年近八旬的何守鑫像志在千里的老骥,以乡村振兴首席顾问的身份,回到鹤山街道西河村,站在乡村振兴的最前线。
围绕让农民富、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这两大任务,何守鑫思路清晰,“农村要发展,规划定方向,干部是关键。见多才能识广,思想才能解放,党建才有力量。干部要结合自身实际,又要与众不同,要敢于插红旗。”
通过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致富能手到明月村、铁牛村等乡村振兴“明星村”参观学习,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县文体旅局等部门来出谋划策,“三顾茅庐”邀请到清华同衡乡土景观研究所副所长王健庭问诊把脉制定《西河村乡村振兴规划》,明确了生态农业、农耕研学、农耕文创、绿色康养等发展方向。
在何守鑫的亲自协调下,一处土地整理后撂荒8年的500余亩耕地,以“农户+合作社+承包商”共同开发利用模式,依托“问稻西河”项目实现水稻、油菜、小麦、蔬菜等轮作。当初春的阳光照进山谷,金黄的油菜花辉映着松林,何守鑫走在新修的作业道上,深吸一口香甜的空气,脸上的笑容逐渐舒展开来,“终于恢复了这片耕地的本来面目,下一步通过农旅融合,把乡村旅游发展起来。”
乡村振兴首席顾问的实效让蒲江县委组织部人才科负责人倪自鸣非常满意,他介绍,蒲江正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为下一批乡村振兴首席顾问选聘提供参考,同时形成一些经验供各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