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艳玲)四川是养殖大省,2022年全省年出栏生猪达到6500余万头,牛羊禽养殖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自2月中旬起,四川全面启动一年一度的春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按照计划,到5月上旬该项工作将全面完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李春华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2023年畜牧生产“开门红”及春防工作部署视频会上表示,2022年,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为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非洲猪瘟病毒已在四川定殖,呈现致病性降低、传播能力升高的特点,省外疫情有抬头趋势。二是四川地处全球主要候鸟迁徙路线上,随着天气转暖,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四川引发疫情的概率不断增大。三是布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有抬头趋势。
目前四川各地已按照免疫计划要求,加快推进免疫计划方案制定、防疫资金和队伍落实、疫苗调运和储存等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规模场“先打后补”和散养畜禽集中免疫,抓好畜禽饲养密集地区、水网地区等重点区域以及种畜禽场等重点群体的免疫接种。切实抓好免疫效果监测和分析评估,突出抓好种畜禽、水禽、奶牛场以及自购强免疫苗养殖场的免疫效果监测,确保始终处于有效保护状态。
针对布病、包虫病、炭疽等其他重点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对布病的防控,四川各地按照农业农村部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和《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要求,实施源头防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落实免疫、监测、检疫监管等综合策略,加强针对性宣传引导,形成群防群控氛围,努力降低畜间布病流行率。
除做好日常监测预警、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外,四川进一步加强流通监管,防止疫情传播。“当前,四川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最大可能来自跨省调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严格落实生猪调运政策,确保省外调入生猪手续齐全、合规合法。强化从事生猪运输的单位、个人以及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加强车辆清洗消毒,未经备案和清洗消毒的车辆一律不得运输生猪。积极联合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辖区内生猪调运联合整治行动,严查严打逃避检疫、未使用备案车辆运输生猪、不经指定通道进入以及收购、贩运病猪死猪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与外省交界的交通路口和重点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和执法力度,切实发挥好“内防外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