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徐灿红 记者 范莉
微风拂面,送来阵阵清凉。6月3日,早上九点,彭州市濛阳街道天府蔬香博览园内人流如织,逛展的车辆沿路停放,摆成数条长龙,汇向蔬博园入口。
到成都种博会这样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盛会,观众看什么?
当天,记者来到成都种博会现场,分别跟随普通观众、专业观众,以及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一道沉浸式逛展,通过他们的视角来找寻答案。
展览现场 摄影 杨建昆
普通观众看啥子?
蔬果品种大科普,主看“新奇特”
6月3日,适逢周六,来成都种博会逛地展,享受田园乐趣,为成都市民过周末提供另一种选择。
“听说这里有牛奶玉米,特地赶过来买一些回去。”市民李先生所说的牛奶玉米是鲜食玉米的一个新品种,本次成都种博会地展就有种植。据了解,今年的成都种博会地展有近2000个蔬菜品种同田展示,涵盖辣椒、茄子、番茄、玉米、瓜、十字花科和豆类等品类。
“同一类蔬菜种植在同一分区,便于观众直观对比各品种的长势情况。”作为本届成都种博会承办方之一,四川志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文告诉记者,地展5万平方米,划分成9个露地品种展示区和8个现代化大棚展示区。
“你看这些茄子,它的花也是紫色的。”“原来朝天椒真的是朝上生长的。”“你看,这颗番茄像绿宝石。”……地展现场,数千蔬果品种姿态各异。
除了常规种植品种,更有“新奇特”观赏植物,为大朋友、小朋友们探索植物奥秘提供了丰富素材。
专业观众看啥子?
看品种表现,紧跟市场趋势
走到茄子种植展示区,上百个茄子品种均已挂果。“看一个品种好不好,我们主要看植株长势和果型。”广州农源种业负责人史水明指着身前几个长势不错的茄子品种说。这是他第一年参加成都种博会,“从广州带了8个茄子品种参加地展,想看看能不能在成都这边推广。”史水明向记者介绍,同时,他也想趁机看看当地市场的品种发展趋势。
在一个看起来矮小普通的寻常辣椒品种前,李春文却看出它的不寻常,“这是早熟品种,别看它矮小,挂果量很高,而且还耐旱。”
李春文介绍,一个好品种想顺利进入市场,除了在田间生长阶段要抵御住病虫害的侵袭,经受住低温干旱等气候条件的考验,还要有可观的产量和上佳的口感,最后还要经受住市场的筛选。
主管部门看啥子?
看发展前景,看种植效益
“近段时间,毛豆、甜糯玉米行情都不错。”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姚光贵向记者介绍,作为农业主管部门,他们对蔬菜行情更敏感。
在卓豪农业的玉米品种展示区,工作人员架起锅炉,煮食现场采摘的糯玉米供观众品尝。卓豪农业负责人廖飞介绍,近两年糯玉米行情好,一亩地可以净赚2000多元,由于玉米生育周期只需要80天左右,一年可以连续种2-3季,经济效益可观。
记者发现,地展展示品种,主要来自本省的种子企业和研究院所,还有部分来自外省的种子企业。对此,姚光贵表示,蔬菜品种要多元化,让成都市民的菜篮子更丰富。除了推广本地品种,还需要引进外地品种。
以科技创新做支撑,紧跟市场需求,蔬菜品种正加速迭代。成都市种子管理站站长何舜说:“一般当年市场需求变化后,第二年蔬菜品种就会作出调整,这种成果转化速度是粮油作物无法想象的。”记者发现,不少品种名字后是一串数字后缀,反映的正是品种迭代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