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内江市东兴区:推动乡村振兴 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3-06-29

雪梅/文 唐广/图)6月14日,在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杨家镇的东乡农民运动旧址内,工作人员正在陈列布展。布展完成后,东乡农民运动旧址将重新对外开放。
  近年来,东兴区深入挖掘自身文旅资源,传承红色文化,以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统揽,让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打造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宜游环境。
  同时,东兴区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推广“天冬+玉米”“天冬+大豆”等套种模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展以“天冬”为核心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并大力开展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未命名-1.jpg

内江市东兴区主城区。

深挖文旅资源 弘扬传承红色文化

2010年,东兴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为“革命老区”,东乡农民运动旧址是这一认定的重要载体。
  东乡农民运动旧址曾是中共内江县委领导东乡农民进行两次抗捐斗争的地方,是昔日“东乡农民运动”根据地之一。2022年,东兴区筹措资金,对东乡农民运动旧址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除了东乡农民运动旧址,范长江故居同样是东兴区红色文化的一张名片。
  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的家乡就位于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社区。东兴区以范长江故居为核心,经数次升级打造,于2017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2022年,东兴区在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住宿、研学、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积极打造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
  今年3月,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正式开园。园区以范长江故居为核心,是集“长江文化博览、故居田园风光、果蔬农耕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园区。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范长江生平事迹陈列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红色文化熏陶。
  此外,东兴区还将全面实施旅游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形成“范长江故居—东乡农民运动红色旅游环线”,打造区域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今年,我们将实施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等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东兴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兴区将深入挖掘自身文旅资源,传承红色文化,让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a84c153e905c898b728ec7c03467bcae_680dc37ea14056abe153f0714cf8aae8.jpg

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



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 建设和美乡村
  “经过改造后,房子更漂亮了,我们住得很舒心。道路也修得比较宽敞,出行也放心。”6月15日,看着修葺一新的房屋和宽敞的道路,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村民李德容高兴地说。
  作为省级乡村振兴规划试点镇,田家镇依托地理优势,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契机,做实基础、做强产业、做美环境,优化村庄布局,提升村庄风貌,打造了火花村、正子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火花村经过改造提升后,形成了整齐有序的农房风貌,基础设施短板逐渐补齐,村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田家镇的变化是东兴区开展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东兴区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多元参与、坚持聚焦重点,以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抓手,围绕人居环境实现大改善、基础设施实现大突破、公共服务实现大提升等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力争通过5年时间,实现全区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东兴街道、田家镇、富溪镇3个镇(街道)纳入了全市首批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示范试点,我们正以‘六个一’为抓手,统筹谋划,健全各项工作体制机制,坚持高效推动、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东兴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兴区按照保障类、运行类、监督考核类3个类别,建立了“1+8+ 1+N”的工作体系,坚持月通报、季评比、适时调度,通过召开领导小组会、专题会、培训会、现场办公会等,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保证项目推进有力、有序、有效。
  东兴区还深入实施“六净六顺”、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农村环境由“脏乱差”向“净顺美”转变。
  富溪镇围绕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等弱项,开展了多项提升行动,切实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走进富溪镇白马滩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和整齐划一的楼房,沿途的院坝宽敞明亮,房前屋后的空地也变成了“微菜园”“微花园”,处处展现出美丽乡村的生活气息。

位于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的天冬产业园。

以“链”聚势 擦亮“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
  6月8日,东兴区白合镇恩德专业合作社的粮经复合种植基地里,连片的玉米喜获丰收。绿荫下,青翠的天冬苗茁壮生长。“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鲜食玉米亩产值可达3700元,等到天冬收获时,又会多出一笔收入。”种植户徐世华介绍,该合作社流转了300余亩田地,进行“天冬+玉米”等“粮药”套种。明年,该合作社种植的天冬将迎来收获期,目前已有不少外地客商咨询收购事宜。
  天冬是东兴区唯一道地药材,近年来,东兴区积极抢抓国家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契机,大力发展以天冬为核心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产业链条,围绕“天冬+”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擦亮“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东兴区已通过“粮药”套种模式种植天冬6万余亩,计划在5至10年内,发展天冬15万亩,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东兴区把天冬深加工作为抓手,鼓励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天冬蜜饯、天冬膏等“甜品”产业,培育天冬饮料、天冬酒等“甜饮”产业,推动研发、设计、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配套建设,逐步实现全链条发展。
  “我们已成功研制以天冬为原料的产品40余个,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20余家知名中医药院所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成功引进或培养种植企业数十家、产业链企业两家。”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4月13日,内江天冬大数据平台上线。该平台针对天冬产业发展需求定制研发,综合利用3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天冬产业资源数据库、天冬生产管理系统、天冬全产业链一张图三大功能模块,通过打造集成、开放、共享、智能、高效的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推动天冬产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
  东兴区还将非遗文化、市井文化、大健康康养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推动“中医+旅游+文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东兴老街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顺利开街,“内江天冬”主题展馆、内江医科校产才融合实训基地等入驻开馆,成功申报内江市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我们要充分发挥天冬资源优势,在道地药材保护、天冬标准种植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产业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壮大本土中药材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原材料精深加工,努力实现天冬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东兴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