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每年7、8月是四川省主汛期。8月21日,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综合考虑当前雨水灾情及未来天气趋势,决定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这意味着,四川虽然已经度过“七下八上”(七月下旬、八月上旬)这段防汛最为关键的时期,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如何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对水利部门和各地政府是一场考验。
而在此之前,8月19日,四川召开防汛减灾工作专题调度会,会议指出:预计未来10天,全省大部多阵雨或雷雨天气,部分地方累计雨量大,需防范局地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气象次生灾害。
应对天气变化,四川将如何做好应对工作?
“我们将严格落实预警和短临预报‘双直达’叫应机制,强化持续滚动会商调度,做到精准预报降雨强度和范围,尽可能提高预报准确率、延长预见期。如果发现灾害征兆果断采取措施,确保不落一户一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汛情的第一道防线,水文监测扮演着“耳目尖兵”的角色,他们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和参谋支撑。
8月21至23日,记者跟随四川省水文中心共同走进资阳、遂宁、绵阳、达州等地的基层水文监测站,探访一线水文监测工作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挖掘新时代、新技术条件下水文监测的新变化、新成效,敬请关注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