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雷胜堂 文/图
“我家一年产柚子2万个,通过微信就把柚子卖完了。买的人多,自家产的柚子不够卖,我还帮其他村民卖柚子,一年可卖2万多个。”日前,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龙安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唐华说,他把柚子卖到了陕西、贵州、重庆等20多个省市。
唐华微信卖柚子,是广安市电商销售农产品的一个缩影。在当地,像这样线上卖农产品的农业企业、专合社、农民还有很多,线上销售额逐年增长。据测算,今年1月至7月,广安全市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2.21亿元、同比增长25.15%。
广安布衣农业有限公司员工在包装电商产品。
政策扶持电商新业态激发市场新活力
广安市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围绕农产品区域分布,有针对性地发展短视频营销、直播带货、微信小程序销售业务,依托832网络销售平台和淘宝、拼多多、抖音等网络平台线上销售农产品,发展云直播、云娱乐等“云经济”新业态。目前,全市有1000余个电商站点在线销售农产品。
2015年以来,广安市共争取到包括农村电商在内的国、省电商项目资金支持总额 1.11亿元。2020年,市政府还印发文件,对优秀电商企业实行政策性补贴,最高额度可达10万元,县(市、区)也出台相应补贴政策或扶持措施,补贴新建仓储库支持电商农产品储藏保鲜或错季销售;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还依托全国农产品博览会等平台,调研各省、市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制定相应措施鼓励企业和农民生产适销对路农产品,支持电商产业的发展。
培育优质品牌高品质增强核心竞争力
为了增强“云经济”新业态的核心竞争力,广安市按照“一县一特色”要求,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全市现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审的绿色食品58个、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2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证明商标5个、省农业品牌目录“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3个。这些产品,卖点持续“走红”,销售热度也持续升温。
这些年来,广安市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改造低效果林、劣质果园、更新品种,加工农副土特产品等措施,提高农产品成品、半成品的科技含量,培育优质品牌。全市培育了邻水脐橙、龙安柚、广安蜜梨等电商品牌80余个。岳池银丰食品、邓家盐皮蛋等企业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还建了旗舰店。
“我们也借力微信、抖音、832网络销售平台等线上渠道销售手工面,一年可卖20多万元。”岳池县鱼峰乡大石门村党支部书记胡帅说。
“我们今年电商销售农产品还不错,1月至7月电商渠道卖出农产品总额达300多万元,占公司农产品销售额的27.3%。”8月20日,广安布衣农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波说。
华蓥市引导农户“放下锄头、拿起鼠标”卖蜜梨,在淘宝、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今年销售4000余万元。
品牌培育,提升了农产品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线上销售一年更比一年火,销量一年更比一年多,农村电商现已成为新农村激活的新经济体。
农民观念转变“云经济”跑出农贸“加速度”
长期以来,农民销售农产品,都是实物进门店,摆摊设市场。“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改变。
如今的农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现代意识强,对新生事物接受快。
电商走进田间,直播就在树下,消费者可以看到农产品采摘、包装全过程。农民拿起手机站在田里,对着屏幕一通“吆喝”,就能把农产品卖到全国。
在广安,电子商务已成为农产品市场销售的重要渠道,短视频营销、直播带货、微信小程序的时兴,推动了农村新经济体的快速崛起。
据第三方统计,广安市企业、业主、农民线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由2016年的0.6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98亿元,增长了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