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绵阳市安州城区以东的界牌镇,交通便捷、商贾云集,素有安州“东方明珠”之美誉。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纳入科技城新区直管区10.88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4个行政村,2018年荣获市级文明镇。
一直以来,界牌镇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明乡风培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活动载体,让文明种子根植在每一个角落,整个小镇文明新风轻拂,一路春色满目新。
城乡环境出新彩 美丽小镇入画来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近年来,界牌镇众志成城,持续发力,大刀阔斧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老旧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拥堵的街道变得整洁有序,如今的界牌正焕发出新的韵味。
该镇采取包村(社区)包片负责制,将全镇划分为86个路段,建立分管领导包村(社区),驻村(社区)干部、各村(社区)“两委”干部、组干部包片的责任机制,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发动群众、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落实商家店铺“门前五包”,对背街小巷、已征待建土地、房前屋后、河道沟渠以及老安绵路、辽宁大道辅道、裕都大道、乡村道路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整治、集中攻坚,大力营造“环境治理人人有责、美好环境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党建引领把方向 群众生活美起来
近年来,界牌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文明促发展,强化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让百姓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在富安社区探索“135”治理模式,实行“社区经济+治理”“就业服务+治理”“思想引领+治理”“群众自治+治理”“暖心服务+治理”,迅速转变社区服务思路和提升社区“微治理”能力,引导群众融入城市,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享治理成果。
该镇在五显村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人才+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农户种植枇杷、青花椒、猕猴桃等700余亩,打造“界牌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等形式增加收入,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实践活动聚民心 文明新风迎面来
文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近年来,界牌镇坚持在打造阵地、建强队伍、服务群众上实招频出、多措并举,推动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建强阵地。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打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组建“界牌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0支、注册志愿者370余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次,在富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1351”工作法探索“村改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效路径,在兴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兴邻驿家”志愿服务项目,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典型引领。开展最美村(社区)、最美商户、星级文明小区、优秀志愿者等评选活动,激励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培育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重点挖掘身边的凡人善举,全镇先后涌现出唐开蓉、李顺贵、陈燕等“四川好人”模范,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行有楷模”。
成风化俗。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慰问老人、包粽子、感恩奋进等主题活动,真正将传统文化留在乡土、传在乡土。依托镇文化站、文联、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大力开展民俗巡游、文艺汇演、理论宣讲等各类活动,充分运用历史名人、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等乡风教化资源,让好民风带动文明乡风。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界牌镇以文明创建为契机,让乡风更文明,生态更优美,生活更富裕。文明创建之路,正成为实力界牌、生态界牌、人本界牌的发展之路。(供稿:安州区界牌镇人民政府 张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