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文/图)稻田里,水稻收割机来回穿梭,翻腾起阵阵金色稻浪。一丛丛水稻在水稻收割机里高效完成最后的使命,稻谷粒粒归仓,秸秆粉碎归田。成都市彭州市菜稻现代农业园区的1700亩水稻田,率先大面积收获,产量喜人。
专家组成员在稻田里观察水稻长势。
8月28日,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同行专家,来到彭州市九尺镇双土村与濛阳街道清远村,对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粮食周年高质高效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稻菜轮作区绿色高效综合示范区进行了机械化收获测产。
当天上午,专家组在考察示范田块水稻整体长势的基础上,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了现场机械化收获测产,种植品种为泰香优5318。专家组组长、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徐敬洪代表专家组宣布了最终测产结果:示范片平均产量为642.3公斤/亩。
“能达到这样的产量,说明在稻菜轮作区采用机械化种植泰香优5318,有利于提升稻菜轮作区种植综合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徐敬洪表示,与成都市水稻平均亩产量500多公斤相比,示范区水稻产量表现突出。
据悉,该示范片采用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集成了机械化流水线硬盘基质育秧、暗化催芽、无纺布覆盖、机械化栽插、钾肥中移、无人机施追肥、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由于采取机育秧技术,会推迟水稻生育期5—10天,而稻菜轮作模式下,水稻要为下一茬蔬菜的生长腾出足够长的时间。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冯生强说,这就意味着水稻要在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生育期,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早中熟品种,比如今年种植的示范品种泰香优5318、泸两优晶灵、锦优90等。
谈及今年高温干旱的影响,徐敬洪表示,成都平原地区的水稻生长受高温干旱影响不大,由于今年水稻抽花后气温比去年低,只是水稻生育期相对推迟了几天,但这对水稻产量并没有造成负面影响。
据悉,该示范片水稻属于成都市大面积收割最早的一批水稻,紧接着,成都市其他地区的水稻也将陆续颗粒归仓。成都市种子管理站站长何舜说,该示范片水稻丰产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