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李子酒、蓝莓酒、猕猴桃酒…… 四川十余种水果加工技术得到转化应用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8-30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莉
  8月16日至20日,一场关于“科技赋能西部地区特色食品加工创新与应用”的主题交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举办。这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物与营养健康研究所)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交流会(2023)暨第二届学术交流活动。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该地区具有饮食文化多样、传统食品和发酵食品丰富等特点,是收集微生物资源的宝库。来自联盟成员单位的13位专家学者就果酒、酸汤和奶酪等西部特色食品及传统食品加工创新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其中四川省农科院加工所赵楠博士和李可博士在大会上所作的《发酵食品中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应用》和《李子果酒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实践》报告,受到与会专家们的关注和肯定。
  赵楠博士系统梳理了关于全国发酵食品微生物资源收集挖掘以及利用的最新进展,分享了其团队在发酵蔬菜专用菌种收集和产业化应用方面的工作,最后从地理地貌资源、发酵食品资源以及产业基础三个层面分析了西部地区菌种资源收集的优势和必要性,提出了由问题(从地方特色产业技术细节问题入手)到方法(研究不同发酵食品菌种资源的高效挖掘手段)的发展思路,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高度肯定。
  四川李子种植面积约150万亩,规模化种植的品种除青脆李外,还有省内多个科研机构自主选育的脆红李、巨早李、羌脆李等品种。李可博士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适合生产果酒,他的研究就是利用四川李子品种资源丰富的背景条件,筛选适宜于加工的专用品种,结合市场需求采用不同的菌种和工艺,与多家企业合作,生产出不同类型的李子果酒。
  李子果酒仅是四川省农科院加工所成果转化的一个案例,团队还集成了益生菌发酵果汁、混菌发酵果酒等成套的果蔬加工技术与工艺,开发了蓝莓果酒,猕猴桃、苹果、车厘子、黄果柑、枇杷、石榴等水果果汁产品10多个,以上这些技术和产品均依托四川省农科院加工所建立的中试平台培育成熟后,分别在多个企业得到转化和应用。同时,为了让技术更好地落地,在转化技术的同时,团队还协助企业结合技术工艺条件改建和新建生产线。
  “西部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通过资源驯化利用,提升生物制造技术丰富来源和种类,向微生物要蛋白、要能量,是传统‘粮食观’的延伸,也是对新型食物资源的拓展,通过加工技术创新,使功效成分富集,成为功能食品,满足人民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求。”联盟理事长、四川省农科院加工所党委书记朱永清在会上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