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实施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有效弥补防汛短板“神器”上新江河监测更立体精细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8-31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2022年,四川省正式实施“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新建和升级一批水文监测站网,全面加强在水文监测与洪水预报方面的先进技术、设备应用。截至目前,四川省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已下达省级项目投资3.6亿元,完成计划建设任务,共新建346处、改造升级360处水文监测站点,5处水文巡测基地,3处水质监测中心,完成16处测报中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60处测报中心技术装备配置。
  当下正值主汛期,项目建成后,新建和改造升级后的站点及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如何?新设备对传统水文监测与洪水预报有哪些显著改变?

“最简单”水文站却拥有“最先进”设备
  在绵阳市盐亭县的嫘祖大桥附近,一些新的水尺依台阶布置在嫘祖大桥下方,近处还有一座水文监测平台。跟一般的水文站都有监测站房不同,这座名为盐亭水文站的监测站点没有建设新的站房,显得是那么“简单”和“普通”。
  “盐亭水文站看似‘简单’,但拥有最先进的监测设备!”绵阳水文中心涪城测报中心主任吴银龙说,作为新建水文站点,盐亭水文站的设立正是得益于“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在盐亭水文站没有建设之前,梓江上只有上游的梓潼水文站和下游的天仙寺水文站,而这两座水文站相距超100公里,过去这段河道的水文数据是缺失的,也给流域水情测报的精准性带来一些挑战。
  “梓江是涪江的支流,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流量变化大。汛期梓江盐亭段流量可达4000-5000立方米/秒,枯水期水位最低时只有几个流量。”吴银龙表示,盐亭水文站的建设,织密了梓江流域水文监测网络,进一步弥补了该流域水旱灾害防御的短板。
  据悉,利用嫘祖大桥横跨梓江的便利条件,绵阳水文中心在嫘祖大桥桥身安装了7个电波流速仪,用以实施监测流量;此外除了传统立式水尺外,还配备有气泡水位计和1个雷达波水位计,便于各项数据之间相互比对、校正。
  在梓江边上,一台被称作水文建设平台的设备是盐亭水文站的“大脑中枢”,水文站各项监测数据可以通过平台实现收集和传送,并可以做到每五分钟报送一次水文数据。

“90后”担起渠县范围测报重担
  位于达州市渠县的达州水文中心渠县测报中心也搬入了全新的办公场地,“渠县测报中心总共6个人,基本上全是‘90后’,而且全是本科生。”达州水文中心主任蒋大成对这支年轻的队伍很熟悉。过去,由于基层水文工作条件艰苦,在人才招引、留住人才方面面临许多困难。
  据介绍,凭借“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资金支持,该中心在渠县县城购置业务用房,6名员工平时均在县城办公,可对渠县范围内5处水文站、3处水位站和63处雨量站进行管理,并根据需要对全县范围内各站点进行巡测。
  “条件改善的同时,也要敢于给年轻人‘压担子’,这样有利于他们成长。”蒋大成说,渠江流域呈扇形,支流巴河、州河在渠县三汇镇交汇为渠江,洪水来得快、来得猛,近年来渠江流域洪水频发,成为全省防汛减灾的重点区域,而承担这一重点区域水文测报工作的,正是这群年轻的“90后”。
  “通过水文基础能力提升,要实现水文信息采集全覆盖立体化、水文监测全要素全量程自动化、水文信息服务智能化以及水文管理精细化。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改善基层水文的工作、生活条件,提升全省水文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四川省水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