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助力草种业破解“卡脖子”难题 中国乡土草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9-05

吴婵娟 孙铭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8月27日,由西南科技大学、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中国乡土草基因组计划发布会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三届草基因组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召开,会上正式启动并发布了“中国乡土草基因组计划”。
  该计划将重点针对我国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乡土草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后基因组学研究,为草种质资源保护、挖掘、创新和利用提供基础支撑,全面推动草学研究跨入基因组学时代,服务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草业行业发展。
  “我国草产业正蓄势待发,已从传统草地畜牧业逐步演变为综合性产业。然而,在草种业创新方面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旭院士指出,其中新品种培育难以突破,乡土草种基因信息匮乏,严重制约了草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我国是草原和草业大国,草地面积近40亿亩。“尽管我国有9700种草类植物,饲草植物有6700余种,收集保存9万余份,但开发利用不足,70%的优良牧草草种和90%的草坪草草种都依赖进口。”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白史且教授介绍道,“大部分多年生乡土草种具有高重复度、高杂合度和高倍性等特点,导致其基因组信息缺乏。”
  刘旭认为,中国乡土草基因组计划启动适逢其时,解析乡土草种基因遗传背景和生物学机制,将为草种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科学支撑,可以为我国草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据悉,“中国乡土草基因组计划”由西南科技大学牵头,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蒙草集团/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20多家单位联合发起。
  “学校将全力支持中国乡土草基因组计划实施,为我国草原保护修复、草牧业发展贡献西南科技大学力量。”西南科技大学校长黄琦表示,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草业科学研究和草产业发展。
  “国家林草局已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加强草种质资源调查保存利用,推动科技攻关和促进草种繁育产业发展。”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二级巡视员王卓然提到。
  “希望乡土草基因组计划发起单位齐心协力,发挥各自优势,做好乡土草复杂基因组解析等工作,助力草种业‘卡脖子’攻关,促进我国草种业健康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