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光涛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文/图
“今年种了克伦生、阳光玫瑰、黑珍珠、巨玫瑰、金手指等5个品种的葡萄共计100亩,收入能达到300余万元,是个实打实的丰收年。”10月10日,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的葡萄采摘销售即将进入收尾阶段,该镇洛水村葡萄种植大户蒲体兵谈及今年的收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仙鹤镇“果满山川”现代农业产业园概貌。
仙鹤镇素有“粮果仙乡”之美誉,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恰到好处的湿度、温度非常适宜葡萄的生长。如何有效破解传统种植雨水多、病虫害等难题,带领果农增收致富?仙鹤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为主线,积极探索“数字+果园”的新发展模式,以数字化转型激发产业能级,推动农业提档升级,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该镇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宋坤说:“通过‘政府+科研院所’合作模式的深入实施,全镇共培育葡萄种植企业 2家、葡萄种植家庭农场15家,建成葡萄种植技术专业合作社2个,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5000余亩。”
除了科学的种植技术,仙鹤镇还积极在“智慧果园”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推广“科技强农、数字强农”模式,以辖区生腾农业葡萄种植园为试点,建设安装精准节水灌溉系统、物联网杀虫灯、高清摄像头、水肥一体化、土壤墒情检测仪、高清大屏等农业物联网设备,利用设备自动获取的环境监测信息、病虫害智能信息等数据,为葡萄生长期内的田间管理提供强有力信息数据支撑,实现葡萄产业的智能化监测、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决策,最大限度保障了葡萄的整体品质。
仙鹤葡萄种植户喜获丰收。
仙鹤镇生腾农业葡萄种植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数字智能化设备的运用,果园葡萄种植实现了“会种”向“慧种”的转变,园区管护成本降低40%,节约用水70%以上,亩均节约化肥使用量15公斤以上,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50%,商品果率从50%提高到90%,一级果品率提高至70%以上,亩产增收达5000余元。
如今,依托葡萄产业,仙鹤镇成功入选首批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示范乡(镇),仙鹤镇洛水村返乡入乡创业园入选首批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园,成功创建市级三星“果满山川”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绵阳近郊名副其实的“果园子”,有力推动了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