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中稻+再生稻”有望达到双季稻产量水平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10-23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10月14日,袁隆平科研团队在凉山州德昌县创造了单季亩产1251.5公斤的杂交水稻世界新纪录。10月20日,在四川宜宾的万亩天府粮仓建设核心示范区,又迎来了“中稻+再生稻”高产攻关示范片测产验收。

未命名-1.jpg

测产现场。国家杂交水稻中心成都分中心供图

  当天,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了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位于三江新区的“中稻+再生稻”高产攻关示范片的再生稻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该示范片引进采用了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最新“再生稻一种一补增产增效”专利技术,测产验收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方法,随机抽取了3块田进行收割,实测平均亩产为317.13公斤,该高产攻关片之前中稻测产验收平均亩产为 806.97 公斤,本次“中稻+再生稻”合计平均亩产为1124.10公斤。
  据了解,该“中稻+再生稻”超高产攻关项目由宜宾三江汇元禾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国家杂交水稻中心成都分中心携手实施。项目采用了袁隆平科研团队研发的“再生稻一种一补增产增效”的专利技术,属四川首次应用。
  “‘再生稻一种一补增产增效’专利技术首次在四川进行应用,取得了初步的试验效果。该技术的关键除了需要解决中稻收割后与补种的水稻生育期同步的问题,还应在稻桩高度上进行调整,在温光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以低稻桩延长再生稻生育期,既增加了再生季水稻的产量,又能有效解决生育期不同步的问题。宜宾的气候条件完全适宜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博士对该专利技术在宜宾的应用充满信心。
  专家验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马均教授在完成测产验收后说:“该创新技术有望把‘中稻+再生稻’产量升级至双季稻产量水平,更高效地利用了土地,提高了复种指数,弥补了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光温资源短板,有望带动泸州、自贡等传统再生稻产区产业升级,助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扩大再生稻种植面积和粮食增产的目标。”
  测产验收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项目首席专家郑家奎则对该模式在川南的实施提出了建议:“中稻宜选择生育期135天以内、产量高、低位分蘖能力强、中大穗型的中熟品种,抛秧补栽的品种可从长江中下游引进生育期90至110天的早稻品种进行搭配,探索出配套的栽培技术,这样就有可能实现‘中稻+再生稻’亩产1300公斤以上。”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