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对推动四川农业强省建设、筑牢“天府粮仓”质量根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未来一个时期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出总体安排,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供坚强质量支撑。
11月10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方案》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和解读。
新闻发布会现场。
质量兴农
产出更多“川字号”特色优质农产品
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有176个涉农县,当前有着小田块、小品种、小农户“三小”特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域、体系、装备短板还比较突出。
如何补短板?在发展思路上,“我们将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保安全’和‘优品质’同步推,以品质高线保质量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全力在四川这片产粮宝地上,生产出更多‘川字号’特色优质农产品。”该负责人说。
同时,还应坚持树牢产业化思维,提升标准化生产,发展社会化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组织起来,破解小农户监管难题。到2030年,建设乡镇星级监管服务站400个、标准化监管服务站1680个,村级服务点1000个,乡镇监管服务标准化实现全覆盖。
在机制创新上,一方面,建立全省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探索“信用+合格证”“信用+网格”等监管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依托基层司法资源,建立常态化普法机制,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事件快速响应联动机制。
在农产品质量监测技术手段上,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林方龙介绍,将通过建设更专业的检测队伍,应用更现代化的设备、方法和技术,依据更严格的标准,实施更有力的监测,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计划建设7个专业化农产品检测中心;到2030年,建设20个区域性农产品检测中心。
在夯实质量安全底线根基的同时,《方案》提到,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与推广。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处处长李幼平介绍,要在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打造“天府粮仓”精品品牌、促进优质品牌农产品消费上发力。到2025年,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50%以上,打造“天府粮仓”农业品牌精品300个,建成100个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超市、专卖店。
市场严管
筑牢捍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司法防线
除了农产品生产环节,如何防范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方案》提到,严格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为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李翔表示,将从深入推进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持续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等方面发力,进一步落实好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防范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流入市场。
“包括支持市场开办者改造提升设施设备,提高食用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李翔介绍,到2024年底,全省将建设规范化农产品市场1000个,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要统一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凭证格式,包括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并确保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可追溯。”李翔说。
此外,司法震慑力是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一环。公安厅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总队副总队长曾伟根透露,今年以来四川已侦办相关案件1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5名,涉案金额近3亿元。
曾伟根介绍,公安厅将持续开展“昆仑”专项行动和农资打假、“守护天府粮仓”专项打击、打击食品“两超一非”集中破案攻坚等工作,对制售假劣农资、破坏耕地、涉农污染环境、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粮食,以及食用农产品药残超标等违法犯罪予以重点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