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竺钰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刚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11月21日,在绵阳市涪城区第30期村(社区)书记“早餐汇”上,区委书记邓辉向前来参会的10名村(社区)书记宣讲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
涪城区村(社区)书记“早餐汇”于2021年11月22日举行第1期,如今,已迎来两周年。30期“早餐汇”、30次聚首、114名村(社区)书记参与、收集困难问题 229 个、解决问题 213 个……一组组数据,是该区聚焦村(社区)发展难题,创新开展村(社区)书记“早餐汇”,搭建区、镇、村三级书记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汇聚推动涪城发展的智慧、意见、建议,夯实基础强堡垒、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有力印证。
搭建宣讲沟通平台现场办公解疑难
“在‘早餐汇’上,区委给我们持续宣传人才扶持政策,近两年来我们社区共吸引了返乡创业人才20多人,为社区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杨家镇杨家社区党委书记黄耀说。
针对政策宣传贯彻存在“落差”“偏差”的问题,依托“早餐汇”,搭建政策宣讲平台,由区委书记结合全区实际讲政策,在宽松的氛围中推动政策入脑入心。
与此同时,涪城区依托村(社区)书记“早餐汇”,搭建政策宣讲“直通车”平台,将“早餐汇”变成“圆桌会”。“在‘早餐汇’上还会围绕项目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大家在集思广益和思想碰撞中,进一步汇聚推动涪城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意见和建议。”涪城区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早餐汇”还是解决问题的“议事会”。2018年4月,吴家镇广福村原村委会办公地被征用拆迁,后因新建阵地用地手续办理等问题,导致村委会长期在广福苑安置点内租房办公。
正当广福村村主任方亮急得焦头烂额时,他被邀请参加了涪城区第3期村(社区)书记“早餐汇”。“早餐汇”上,方亮向相关部门反映了该问题。当天,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就到现场了解情况。不久后,区上相关部门领导牵头跟踪落实并现场参与指导、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在现场与村民沟通交流,征求意见。经过几个月的改造,新阵地大楼全部竣工。
据了解,自村(社区)书记“早餐汇”开展以来,涪城区结合实际,聚焦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搭建起区委与村(社区)“零距离”沟通平台,让参会的村(社区)书记轻装上阵、畅所欲言,讲述村(社区)发生的大事要事,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搭建互学互促平台激励“比学赶超”
为全力推进村(社区)高质量发展,涪城区还将“早餐汇”搭建成村(社区)书记互学互促的“擂台”,通过亮成绩、比成效、赛成果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在全区掀起实干热潮。
走进位于吴家镇三清观村的“湖光山色”稻渔亲水湿地农业主题公园,在这里能望见绿水青山和青砖黛瓦的农家小院,也能呼吸自然气息体味田园优雅。除了“高颜值”,“湖光山色”稻渔亲水湿地农业主题公园如何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这也是发展之初一个不小的难题。
为了吸引更多商家进入,三清观村党委书记余华荣在参加“早餐汇”时寻求相关区级部门支持,探索出“党建立村、产业强村”的工作思路,以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我们以农科文旅商‘五态融合’为主要路径,聚力建设10.6平方公里的‘湖光山色’稻渔亲水湿地农业主题公园,为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壮大按下‘升级键’。自2022年6月农业主题公园建成开园以来,我们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余华荣说。
村(社区)书记“早餐汇”的持续开展,带来镇域经济竞相蓬勃发展:涪城区被评为市级年度乡村振兴优秀区,吴家镇获评“2023年中国西部百强镇”,丰谷镇字库村、吴家镇戴家林村、杨家镇万和村被评为省级年度乡村治理示范村,新皂镇八庙子村、杨家镇万和村、吴家镇五龙村获评省级年度乡村振兴示范村,新皂镇梅家沟村、城郊街道白土村获评省级年度“六无”平安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