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助力宜宾农业融合发展 创新开发本地资源 宜宾职院作物专业助农增收4800万元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12-05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正宇珙县玉米“牵手”紫苏,亩产值从1000元提高到3000元;20余家宜宾农业企业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专家专业指导下实现优质高产;宜宾出产的中药材通过创新利用,形成符合现代“大健康”需求的药食同源系列产品……
  这些助农增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宜宾职院)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简称作物专业)。这个有着近90年教育底蕴、培养了宜宾一半以上乡镇基层农技干部的专业,结合宜宾职院“双高专业群”和“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设,通过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助农增收4800万元,有效推进了宜宾农业高质量发展。

未命名-1.jpg

作物专业专家对筠连县黄精产业进行技术指导。

科技服务硕果累累
   以“种植管理—深加工—农产品销售”三个关键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作物专业着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体系。
  为了实时了解种植管理中的实际需求,作物专业主动联系村集体和农业企业,先后与翠屏区金秋湖镇平岩村、三江新区宋家镇农技站等数十个村集体和农技站建立直接联系,与珙县露硒紫苏、冠英有机水稻等20余家农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作物专业的教授、博士(6人)和同学一起组成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每月轮流到村、站和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及时排忧解难。
  正是在作物专业专家指导下,珙县切实推广“玉米+紫苏”套种模式,示范种植200 余 亩 ,辐 射 带 动 农 户3000 余户,带动种植面积24000余亩。直接带动种子、化肥、农药、有机肥等农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还带动了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萃取、包装等后续环节,以及相关的大健康产品销售、健康咨询服务等。带动农户、村集体、企业等数十余家,提供直接或间接就业岗位1000余个,每年创造经济价值达五千万元以上,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宜宾本地出产的铁皮石斛、栀子、紫苏等品质好产量高,而且是符合现代“大健康”需求的药食同源农产品,但是如果作为初级农产品销售,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少。作物专业师生积极进行资源创新利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项,形成“僰侯醉”“石斛九转汤”“紫苏油”等三个系列共10余款产品,注册商标2个。

技能培训与时俱进
  近三年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1+X和职业技能等级考评员培训,作物专业双师型人才占比接近90%。能够开展如农业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植保无人机应用、设施蔬菜生产、粮农食品安全评价、食品检验管理、食品合规管理等1+X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8门,现场培训5000人次以上。
  作物专业人才济济,入选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十余项,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的人数和项目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先后斩获金奖、银奖、铜奖等各级奖项十余项。毕业生毕业获取“双证”“三证”的比例接近50%。
  结合四川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宜宾“5+ 2”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作物专业教师自主开发设计了一系列直接面向农民的培训课程,包括:茶树种植与加工技术、蚕桑技术、果树栽培管理技术、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先后承担联合国国际农发基金组织的培训2600人次,承担叙州区女农民培训班86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班200余人次。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