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文/图
“引来岷江千里水,浇绿巴蜀万顷田。”鲁班水库,又名鲁班湖,位于三台县鲁班镇,是都江堰人民渠七期尾端大型囤蓄水水库,拥有“千岛之湖、蜀中泽国”“中国西部名湖”之称。
因网箱养殖,鲁班水库的开发与保护形势一度不容乐观。取缔网箱养殖十年后,这里的现况如何?
12月13日,记者从鲁班水库游船码头上船,坐船半个钟头来到水库腹地,只感到清新空气扑鼻而来,放眼望去,一座座岛屿分布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层林叠翠、碧水清波,一派湖光山色。
“那里是一个国控自动采水监测站,实时监测这里的水环境、水质量,数据实时同步到环保部门。”“那个岛上有个高档民宿,游客需乘船上岛,旺季时供不应求。”……鲁班镇党委书记卓国梁指着一个个岛屿介绍。
“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是鲁班镇的两面,并不矛盾,实际上它们相辅相成。”在卓国梁看来,鲁班镇人从吃“渔业饭”,转变为吃“生态饭”,是走对了路,做对了题。
鲁班水库俯瞰图。受访者供图
曾经网箱养鱼 致富产业带来诸多困扰
“水质最差的时候,可以看到水体出现红、黄、黑三种颜色。”回忆起网箱养鱼时期的鲁班湖,鲁班镇红安村村民古伟不禁皱起眉头。
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网箱鱼养殖一度是鲁班镇渔民的致富产业。“一口网箱能收 8000 到 10000 斤成鱼,高峰期时我有30口网箱,每年有20多万元的收入。”古伟说。
出生于1975年的古伟,是鲁班镇最早一批从事网箱养鱼的渔民,也是最早一批转型的创业代表,完成从渔民到农家乐老板的身份转变。“1996年只有一两口网箱,到2010 年发展到了 30 口网箱。”古伟说,这段时期,鲁班湖水库上的网箱从零发展到3000多口。鲁班水库水质逐步恶化,达到劣V类,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渝丰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陈德明说,网箱养殖的过度发展,超量投喂的饲料、药、肥等是水库水质恶化的“元凶”。“水质恶化的时候,鲁班水库的鱼曾一度没有市场。”卓国梁回忆说。
网箱养殖这个曾经的致富产业,逐渐成为鲁班水库的负担。古伟说:“我们也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不对劲。”
鲁班场镇上的鲁班工坊。
如今“人放天养”鱼跃清波带来新的希望
取缔网箱养殖,是鲁班水库的第一次转型。
2013 年,三台县启动鲁班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在当地渔民的积极配合下,先后取缔网箱3000多口。通过持续多年的综合治理,水库水质由2012年的劣Ⅴ类持续改善,提升到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2020年起已长期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2013年以后,鲁班水库实行‘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即每年投放20万尾鱼苗,不投料、不投肥、不投药,利用水体天然的生物链,实现鱼苗的自然生长。”陈德明说,水质改善后,水产养殖于2017年获得有机认证。
在没有外界因素干预下,水库养鱼具有深水养鱼的天然优势。卓国梁说:“鲁班水库的深水鱼和鱼塘里的鱼真不一样,更黑,更漂亮。”
“目前一年能产 50 万斤鱼,其中七成是花鲢鱼,三成是白鲢鱼。”陈德明说,以前有网箱养殖投放的饲料,水库能产100万斤鱼,但每斤只卖5—6元。现在产量虽然下降,但由于鱼的品质更好,收益反而更高。“今年,其他市场的花鲢每斤卖8—13元,我们这里的花鲢每斤固定卖17元。”
随着水产美誉度不断增强,鲁班水库还被打造成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慕名而来的钓鱼客越来越多,进一步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
叩问转型空间 抓住契机激活现有资源
不能发展网箱养殖,鲁班镇渔民需要再就业。鲁班镇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
那就变渔区为景区,变库区为湿地,发挥鲁班水库的生态资源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古伟们”以及周边村民,投身渔家乐、农家乐、民宿等文旅配套产业。卓国梁说,沿湖周边发展起50多家大大小小的农家乐。
然而,长远来看,鲁班水库开发仍面临着具体问题。
“因各种制约因素,直到现在,鲁班水库都没有大开发。”卓国梁道出背后原因,一是湖区权属复杂,有效整合利用难度大;二是地处三台县水禽湿地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及云台风景名胜区,多重保护区叠加下,可开发利用资源不多。
如 何 在 夹 缝 中 求 生存?在卓国梁看来,鲁班镇的经济发展并未陷入僵局。
“去年,鲁班镇成为全市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乡镇。利用这个契机,我们对全镇资源进行了摸排。”卓国梁介绍,全镇共有200多处条件较好的闲置宅基地和农房,以及1.5万亩农田,关键是怎么把这些资源激活。
探索发展之路统一规划农文旅深度融合
“农家土坯房其实是很好的资源,冬暖夏凉,稍微改造一下就能迎合游客需求。”卓国梁说,接下来就是怎么规划。
去年以来,鲁班镇争取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特色文化站建设等资金共计2000多万元,用于水美村内基础设施提升建设。
鲁班镇党委、政府一盘棋统筹规划设计,以鲁班水库主坝周边区域为核心,推出鲁湖·水美村农文旅项目,基于“三生融合”理念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县镇两级拿出200万元现金补助,鼓励村民创业,我们提供业态布局规划,建筑物功能、风貌设计等,根据投资规模,按比例匹配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4万元。”卓国梁说,为此,鲁班镇签约了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有操盘手、乡村设计师、乡村运营师、社工师等。
“今年以来,已发放补贴70多万元。”卓国梁表示,“村民只要想创业,我们都支持。只要符合业态规划,并按照设计师设计实施,就能拿到补助。”
鲁班镇太阳村村民王义国以前从事土建生意,今年准备在自己的宅基地盖一栋民宿。王义国说:“民宿的建筑样式由镇上乡村设计师团队统一设计,有20多个房间,争取明年五一节前开业。”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为了壮大集体经济,鲁班镇16个村、3个社区共同成立鲁湖水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卓国梁介绍,通过公司可以开发特色农产品,承接研学开发执行,开发青年旅舍、森林茶吧、桌球室、人民食堂等自营业态。
“鲁班湖沿湖有27公里环湖路要打扫,水面垃圾要清理等,每年政府预算有200万元。”卓国梁说,为此,村集体经济成立勤运劳务股份合作社,除了承接环湖景观提升、库岸线保洁,还承接镇内小型工程建设等业务。“今年已创收280万元。”
“我们还正在申请三台县鲁班湖旅游基础建设项目(一期)专项债券,用于鲁班文旅项目建设。预计3—5年后,鲁班镇将有一个全新面貌。”卓国梁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