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839.25亿元,同比增长4.20%
● 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休闲垂钓及采集业为休闲渔业主导产业,占全国产值的69.73%
● 四川淡水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营业额排名全国第二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12月26日,记者从四川省渔业协会获悉,日前,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制了《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23)》。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839.25亿元,同比增长4.20%。其中,作为内陆省份的四川,休闲渔业产值已突破10亿元。
据悉,休闲渔业是渔业“五大产业”之一。2022年,我国休闲渔业继续呈现
复苏回暖态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从区域分布看,2022年,休闲渔业产值超过百亿元的省份有3个,分别是山东、湖北和广东,3省产值占全国产值的51.09%。此外,有12个省份休闲渔业产值超10亿元,分别是江苏、四川、辽宁、安徽、浙江、湖南、江西、重庆、海南、福建、吉林、云南。
从产业结构分析,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休闲垂钓及采集业为休闲渔业主导产业,2022年产值分别为327.92亿元、257.26 亿元,合计占全国休闲渔业产值的69.73%;钓具钓饵观赏鱼渔药及水族设备、观赏鱼产业产值分别为139.33亿元、110.92亿元 ,分别占比16.60%和13.22%。
具体来看,四川淡水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营业额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湖北,之后依次是江苏、广东和重庆,5省市营业额总和118.52亿元。另外,淡水休闲垂钓及采集业中,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省份有8个(前六名均位于长江流域),依次为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湖南、江西、山东和广东,四川同样榜上有名。
作为内陆地区,四川依靠江河湖泊水库、渔村等资源,结合大水面生态渔业、稻鱼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等产业,打造水乡渔村、田园综合体、休闲渔业园区等各具特色的休闲渔业项目。“四川江河湖泊众多,资源丰富,未来将进一步挖掘休闲渔业对水产业的撬动作用,开拓休闲渔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川省渔业协会会长左贤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