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冉金鹭 杨肖)2月27日,笔者走进位于广元市朝天区水磨沟镇安置点的广元梦之楠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嗒嗒嗒”的机器转动声不绝于耳,一排排缝纫机飞快地运转着,员工们正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缝纫技能,工厂内一派繁忙的景象。
“现在安置点建起了服装厂,我们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员工赖翠红说,她以前在山东烟台的服装厂工作过,对缝纫技能上手快。“工作轻松,不仅能挣到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赖翠红麻利地忙着手上的活儿,脸上满是笑容。
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水磨沟镇党委、政府多方协调引进广元梦之楠服装有限公司,并以设施设备入股、出租厂房、产品计件提成等形式获取集体经济收入,在实现闲置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缓解了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将服装厂引进到水磨沟镇安置点,不仅盘活了村里闲置的资产和闲置劳动力,实现了群众就近就业,还壮大了集体经济,推动了乡村振兴。”该镇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的广袤天地大有可为,我们企业也正用自己的努力,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梦之楠公司负责人舒开松说,2月21日,该公司在水磨沟镇安置点正式揭牌,能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目前正在对工人进行为期1—3个月的培训,全面投产后,预计年生产服装20万件,产值可达500万元。
近年来,水磨沟镇通过发展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实现镇内劳动力1500余人次就近务工。该镇按照“公司+集体+农户”模式,综合利用闲置资源,实施惠企政策招引企业入驻、发展特色产业,采取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解决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下一步,该镇将依托山区特色,大力发展小水果、食用菌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