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教育部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帅青红以三台的创新实践为样本,作了《数字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主题分享。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正在面临新的机遇。“我国1000多个县和县级市,占全国90%左右的国土面积、64%的人口,创造了约40%的GDP。”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何紧抓机遇,谋求更好、更快发展?帅青红指出,县域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数字化经济建设,通过发展数字化经济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帅青红作《数字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主题分享。
他表示,数字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让数字化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
“当前,数智化技术、数字要素正向县域下沉,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设备及技术与县域生产、生活深度结合。”帅青红说,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建设正在成为培育和重塑县域发展模式、产业模式和治理模式,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帅青红表示,各县域要积极推动数字化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医疗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应用,营造繁荣发展的数字生态,实现传统产业发展向数字化发展的转变。
不同县域经济的产业禀赋不同,各地产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以余姚市、昆山市、江阴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为代表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各有不同。“但无论何种模式,数字经济的渗透都对产业的聚集融合、效率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帅青红表示,各地要立足自身产业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激发数字经济巨大的赋能作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他也认为,大多县域经济发展仍面临人才流失严重,发展缺乏智力支持,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路径,资源环境压力大,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和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牢、空间有限,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帅青红认为,县域应立足实际,壮大主导产业,发扬优势产业,以扩大县域经济总量为目标,积极发展县域绿色工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