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筑梦沃野展新颜 开启内江市市中区获评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区的成功“密码”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3-07

李乐 文/图2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了2023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内江市市中区被命名为全省15个“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市、区)”之一。至此,市中区的荣誉簿中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年,市中区第一产业增加值23.75亿元,同比增长4.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3%。
  一个个亮眼的数字,是市中区乡村有力律动的发展脉搏。望山、看水、记乡愁,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市中区谋在高处,抓在要处,落在细处,一项项惠农举措,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处处呈现出乡村美好图景。

未命名-1.jpg

机械化收割稻谷。

同心协力 系牢“米袋子”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乡村振兴与抓好“米袋子”密不可分。
  2023年以来,市中区始终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和“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守护百姓“饭碗田”。
  2024年1月22日,笔者来到位于市中区龙门镇茅蓬寺村的“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试点项目区。虽然正值农闲时节,但作为该项目技术总监的李泽均却没有闲着,“去年我们完成了项目区的土地改造,也种上了小麦、油菜、水稻、红薯等农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效果还是不错的。”
  说完,李泽均又拿出一张项目规划图,“今年我们准备在这里试种几百亩大豆,并套种上蔬菜,可有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去年以来,市中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一号文件及相关会议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4.06万亩,总产量11.9万吨;全面推行“田长制”,开展巡田3.7万余次,整治撂荒地2797亩,耕地实现净流入;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完成机耕面积39.04万亩、机播面积21.44万亩,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

未命名-1.jpg

内江黑猪。

特色农业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日,在位于市中区朝阳镇道子田村的一禾一种养殖家庭农场里,笔者看到,数口陆基高位池波光粼粼,农场技术负责人刘德华正认真观察高位池的水质及白乌鱼的长势。
  据了解,一禾一种养殖家庭农场于2022年3月开始养殖白乌鱼,建设直径10米、高2米的陆基高位池22口,其中12口养殖白乌鱼,采用集中供氧模式,配备单独的循环供水系统、水质监测仪等智能化养殖设备,现有白乌鱼6万余尾,年产值超100万元。
  “去年10月,我们又开始建设高位池,届时总的高位池将达到44口,而白乌鱼的养殖规模也将由目前的12口6万余尾,增加到22口12万余尾。”对于白乌鱼养殖的未来前景,刘德华胸有成竹。
  近年来,市中区抢抓内江打造“百亿水产强市”的战略机遇,积极探索白乌鱼养殖新模式。目前,全区白乌鱼养殖面积约5500亩、产量500余吨、产值上亿元。
  在大力发展“永安白乌鱼”养殖的同时,市中区也在“内江黑猪”的发展上下功夫,依托60万头生态内江黑猪农牧循环产业园等7个项目,建成内江黑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成功创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出栏“内江黑猪”7.5万头。
  如今,“一黑一白”已然成为市中区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为产业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aca7dbe7510070c033ab5f3fd829c4aa_078717203af85e2f324bd0ab1a98d7bb.jpg

永安白乌鱼。

推进农村面貌改善 擦亮生态宜居新名片

走进永安镇鹿子村鹿鸣苑,独具特色的民房错落有致,微菜园里种植着各种应季蔬菜。曾经脏乱的院坝如今变得整洁敞亮、泥泞的小路变成平整的水泥路……
  自农村面貌改善工作开展以来,鹿子村动员群众10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六净六顺”工作,清理房前屋后水沟1800余米、公路沿线杂树杂草8公里,清理转运垃圾40余吨,拆除土坯房、危旧房、鸡鸭柴棚等20余户,建设微菜园约600平方米,硬化产业道路2.3公里。
  “农村面貌改善不仅极大提升了人居环境,更提升了广大村民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多的人摒弃陋习崇尚文明新风。”鹿子村党总支书记钟世敏告诉笔者,下一步,由村集体经济出资开办农家乐,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体验乡村美景、农家美食,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夯实人才支撑 赋能乡村振兴

2023年8月29日,内江市2023年“百名能人走千村”暨基层党员巡讲市中区课堂,走进凌家镇彻天寺村。市中区永安镇糖房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斯杰以《党建引领多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题,围绕村民关心关注的生猪养殖问题,为现场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讲述了糖房坳村养殖黑猪增收致富的情况。
  村民纷纷表示,听了讲座,受益匪浅,进一步掌握了黑猪养殖的要领,增添了养殖信心。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市中区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全面落实《市中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市中区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年度人才工作要点和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区委人才办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新格局。
  不仅如此,市中区还全面落实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激励政策,新招录教育卫生等领域基层人才144名,推进教体卫健领域基层轮岗交流140余人次。实施“百名能人走千村”活动,培育农村家庭能人7200人次、农村实用人才606人次。实施科技下乡万里行等组团式帮扶,邀请19名专家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开展技能培训3100余人次。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庆理工大学等院校建立校地合作15项,柔性引进桂建芳院士等专家人才20余名,建立白乌鱼博士工作站,邀请20名科技专家到市中区指导水产、柑橘、文旅等项目。
  乡村天地阔,振兴正当时。如今,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市中区朝气蓬勃、风景正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老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用一个个美妙音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