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品种+技术上新! 马铃薯增产增收有秘诀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4-0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3月28日至29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学术研讨暨现场观摩会/培训会在川举行。因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成都市金堂县示范的一批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
  此次会议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为提升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年度计划安排而举行的。
  3月28日,专家一行观摩了金堂县清江镇双堰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主要围绕栽培生理岗位任务开展覆膜抗寒、水肥调控、小型机械化对马铃薯高产高效、品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影响,集成“冬作马铃薯双膜抗寒高效生产技术”“冬作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高效生产技术”“冬作马铃薯小型机械化生产技术”“冬作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等,在双堰村核心示范200余亩,辐射带动种植1000余亩。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胡建军研究员就试验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基地形成了以“选用脱毒中早熟品种,小型机械化生产(播种、收获)、有机无机肥配施、双膜抗寒防霜冻、水肥一体化管理、晚疫病精准防控”等为核心的冬作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力争马铃薯“早播种、早收获、早上市”,为成都平原乃至周边城市供应大量的新鲜马铃薯。
  双堰村马铃薯种植大户、禾瑞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帅高兴地说,今年在胡建军研究员及其团队带领下,他示范种植“中薯早35”“华颂香早”等6个中早熟品种,应用示范的“水肥一体化、双膜抗寒保墒、全程小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保障了冬作马铃薯的高产、稳产、优质、早上市,效益显著。
  专家一行在双堰村观摩了成都平原小型单垄马铃薯收获机现场作业,当了解到“新品种新技术使马铃薯亩产可达5000斤—6000斤,按照田间地头市场价1.6元/斤,亩产值超8000元/亩,老百姓亩经济效益可达3000元—4000元,助农增产增收显著”时,纷纷予以祝贺。
  会议期间,参会的40余位专家还前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江油市武都镇明利家庭农场、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太平河粮油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地进行调研和开展学术报告。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