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科技帮扶上高原 提升石渠特色产业“造血”能力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4-2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文/图
  “翻过金沙江,那边就是青海和西藏境内。”4月18日,巴颜喀拉山山口东侧,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奔达乡德卡村,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常伟指着对岸的雪山对记者说。
  从这位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石渠科技特派团(以下简称“特派团”)团长的介绍中,记者得知,石渠县平均海拔452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1.6℃、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6℃,空气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约60%,被生物学家定义为“生命禁区”。
  “此地距康定约700公里,距成都1070公里,农业产业发展困难面广、量大、程度深。”常伟告诉记者,为了发挥农业科技的力量,“啃下”这块乡村振兴“硬骨头”,2022年起,特派团每年多次奔赴四川这个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县。
  4月17日至19日,特派团再次来到石渠,举办2024年工作推进会,并开展科技帮扶活动。

未命名-1.jpg

专家考察作物生长情况。

辞去省城稳定工作谁给她勇气回乡种地?
  “老师快进大棚看看。”1999年出生的德卡村农牧民根绒曲珠远远看到特派团车辆,热情招手。她的日常工作,是和父亲降拥尼玛一起,管理村里的温室大棚、集中培育蔬菜秧苗。
  两年前,刚大学毕业的根绒曲珠在成都找了一份幼师工作,稳定而充实。有一天,她接到父亲的电话:“回来帮我种蔬菜!”老家的生产条件,根绒曲珠再清楚不过,但父亲坚持让她回来“看一看”。
  根绒曲珠回了一趟村里。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村里利用帮扶资金,修起了15个温室大棚,总占地20亩左右,种满了番茄、辣椒、西葫芦、鸡心甘蓝、土豆、萝卜、黄瓜等蔬菜,少部分种着中药材藏红花,甚至还有西瓜、草莓。
  “以前吃蔬菜,只有自种的萝卜和土豆,种类很少;又不知道怎么浇水施肥,蔬菜口感差。”根绒曲珠回家后才知道,特派团专家针对当地条件,筛选出了适种蔬果,还把种植、集约化育苗技术教给乡亲。
  这样,德卡村农牧民“吃菜”的问题解决了。若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产出的高山蔬菜还能销售,带来收入。思来想去,根绒曲珠决定辞去工作,为村里的产业振兴贡献力量。“是农业科技给了我回乡创业的勇气。”根绒曲珠说。
  在石渠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总农艺师扎巴看来,特派团帮助到的农户还有很多。
  特派团与当地企业共同承担“石渠县蔬菜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部省联动项目,依托石渠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省五星级园区,以下简称“邓玛园区”),采取提供就业岗位、种子种苗和产品回收等方式,联系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5个,通过蔬菜产业发展,联结农户300余户,带动1500余人就业,助农增收1500余万元。

聚焦高原特色产业技术瓶颈寻求突破
  高原农业绕不开畜牧。“建议牦牛繁育与育肥同步发展,与周边牧户达成合作关系,选育优良牦牛品种,提升牦牛犊管理效率……”4月18日,特派团牦牛产业组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新卫一行在访问石渠县一牦牛育肥基地和一繁育基地时提出相关建议。
  养殖必得提饲草。在邓玛园区,记者被一片暂无植株冒头、但地膜覆盖得整整齐齐的田块所吸引。每隔十几行,便插有“蓝花子”“箭筈豌豆”“蜀草5号”等指示牌。特派团成员、省农科院专家徐娅玲挨着介绍,这些刚播下的种子,都是团队带来的高海拔地区适种饲草。
  高原秋冬饲草缺口造成牛羊死亡,每年都困扰着养殖户。为当地经营主体协调组织饲草种子、农资也是特派团职责所在。徐娅玲介绍,上述优质饲草9月就能迎来收获,形成种植样板,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更多饲喂选择。
  青稞是高原重要主粮,但我省青稞单产普遍低于青藏地区。成都大学副教授、青稞专家任远航介绍,对此,特派团带去了轻简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次年核心种植区大面积测产,产量较当地常规生产结果亩增产10%以上,有效提升单产。
  特派团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介绍,特派团统筹各级专家,围绕大宗蔬菜、特色蔬菜、中药材、肉牛牦牛、大麦青稞等领域,开展品种选育、土壤肥料、植保栽培以及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服务,覆盖全县17个镇、30个行政村。
  据悉,今年特派团专家将在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集中攻关技术瓶颈、本土人才培养帮带等方面持续发力,把更前沿的技术、更优质的品种、更先进的模式带上高原,助力高原开出产业“致富花”。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