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州纳溪:严格“三个不准” 松林村绿了荒山鼓了钱袋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5-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邓建刚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眼下正是采茶时节,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松林村的山头上,茶园成垄成行,碧绿如茵,采茶的村民穿梭其中,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一幅鲜活的绿色画卷跃然映入眼帘。

发展茶产业

为村民增收致富蹚路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在茶叶基地采茶,一天下来有100多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务工,还可以照顾好家庭,这都要感谢松林村‘两委’党员干部带头发展茶产业,才让我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松林村 7 组村民王泽芬乐开了花,采下的茶叶过秤就变成了现金,这比外出务工强多了。
  王泽芬除了采茶,还参与茶园的种植、管理,不用外出就有事情做,在家门口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松林村是纳溪区最偏远的乡村之一,这里竹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60%。但这些年随着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竹林缺少管护,很多山林变成了几乎没有一分钱收入的残次林、荒山坡。
  2018年8月,面对全村2000多亩的残次林地,松林村在纳溪区茶叶站技术专家的指导支持下,通过对松林村光照、雨水、温差、土壤等进行全面检测后,确定这些残次林和荒地极适宜发展茶叶种植。
  种茶要技术、要资金,关键是种上以后能不能挣钱?谈到发展茶产业,村民有很多疑问。为了打消村民顾虑,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刚、村副主任蒋仕明等村“两委”党员干部商量后,各自拿出家中多年辛劳攒下来的收入,抱团流转近200亩残次林地和荒山坡,并引种“福选九号”等特早茶进行种植,带头发展茶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蹚路。

近2000亩茶园

每年产值800万元

村“两委”干部们在纳溪茶叶站专家的指导下,对茶园进行精心管护,严格“三个一律不准”:即一律不准打除草剂、一律不准施农药、一律不准用化肥,按照有机茶标准种植生产,确保茶叶的生态有机。经过5年精心管护,近200亩昔日的残次林和荒山坡早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茶园,每年茶叶收入近80万元,支付给村民管护茶园、采茶叶的务工工资就达40万元。
  “松林村‘两委’党员干部带头发展茶产业助农增收力量有限,主要还是想吸引在外创业有成的村民返乡,加入到茶产业的发展中,一起兴业富民。”蒋仕明说,他们几个村干部出资建设的茶园在第3年开始见效益后,不仅周边10多户村民自发将自家的低产林和荒地改造成了茶园,还引来一位外地成功人士进村流转1000亩残次林和荒山种茶,让原本没有主导产业的松林村一举成为了打古镇特早茶基地村。
  尝到了村里发展茶产业甜头的村民们,这两年也自发不断扩建新建茶园。村民王家英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松林村从2018年前全村的茶产业几乎为零,发展到目前近2000亩生态茶园,每年茶园产值都在800万元左右。下一步,村里还将通过“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