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5月17日,蜀兴1号肉兔配套系种兔推广现场会在自贡市荣县召开。四川省首个国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兔配套系种兔进入加速推广阶段。
肉兔产业是四川特色优势产业,其生产和消费常年稳居全国第一,全省兔肉消费占全国兔肉消费量的60%以上。然而,四川每年约有20%兔肉需从外省购进。“优良种兔是提高肉兔生产效率的关键,但这曾经是四川的短板。”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梁歌介绍,四川肉兔种源曾大多从国外引进,但引种费用高昂、种兔质量不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养兔所科研人员展开种兔自主选育工作。2020 年,该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养兔所选育的蜀兴1号肉兔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并获新品种(配套系)证书。“该品种具有综合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耗料少、肉质优良等突出特点。”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谢晓红研究员介绍。此外,该配套系还能实现养殖户自留良种繁育,引种成本低、经济适用性好。
种兔到底好不好,还需要肉兔养殖户来评判。近几年,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选取了自贡、乐山、宜宾等地的部分肉兔养殖企业推广蜀兴1号肉兔。自贡市科原农业有限公司,就是较早“吃螃蟹”的代表企业。去年,该企业引进了560只蜀兴1号种兔。“与国外引进的肉兔配套系比较,更好配种,养殖期相近,但出肉率更高、肉质更好。”该企业负责人曹全洪说。金堂养殖大户陈才敏今年也引进了300只。“计划进一步扩大引种规模。”养殖户的反馈,让四川省畜牧总站种畜禽质量管理科科长关云秀对蜀兴1号肉兔的信心更足了。“我们将通过召开现场推介会、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推广力度,让省内肉兔养殖户(企业)了解新品种的优势,提升养殖意愿。”她说。
除了推广种兔,养殖设施设备现代化、本地饲料资源开发、种养循环模式升级等方面也需加强攻坚。但蜀兴1号肉兔要真正被养殖户接受、被市场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反馈非常重要。”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副处长余协中认为,接下来,还应推动四川肉兔种业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同构”,继续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创新探索,进而有效提升四川肉兔产业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