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亩产534.2公斤、亩产615.93公斤、亩产650.3公斤……小满过后,全省小麦集中收获进入尾声,一个个测产数据从田间地头传来,不断刷新往年纪录、品种纪录、地方纪录,振奋人心。
好种育丰产,良机保丰收。破纪录的背后,总是少不了农机的身影。小麦增产,农机从何处发力?小麦品质提升,农机又能从何处提供“养分”?
富新镇清狮村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正搜集散落麦粒。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机种机收 小麦产量更高
5月15日,德阳绵竹市富新镇清狮村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现场,3名机手驾驶着收割机驶入麦田,收割、脱粒、入仓一气呵成。随后,工作人员走进只剩麦茬的田间,仔细翻找,难觅麦粒踪迹。
根据四川2024年主要粮油作物机收减损工作目标,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应控制在1.2%以内,提高机手机械化作业质量成为降低损耗的重要手段。“收割机的收割高度、作业路线、行进速度都会影响收割质量,这需要机手根据经验准确判断。”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工作人员付俊解释道。
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站长曾伟介绍,此次大比武活动覆盖绵竹所有乡镇,涉及20多名机手,旨在增强机手减损意识,推广先进收割技术和装备。
如果说,机收可以从降耗减损方面实现小麦增产,那机播就是实现小麦增产的最大“功臣”。
日前,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百亩小麦实产迎来验收,测产数据显示,稻茬小麦实测加权平均亩产达到650.3公斤,产量惊人。据悉,这片田由当地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惠民农机”)管理。
时间线拨回到去年10月。“我们用的第四代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机,抗湿播种效果很好,种子发芽率高,到目前为止实测下来至少增 产10%。”在惠民农机社员廖成勇看来,好种是基础,但好机器也是造就高产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近年来,四川麦区大力推广“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其中的关键机械便是廖成勇口中的免耕带旋播种机。长久以来,四川稻茬小麦受湿害问题困扰,导致小麦发芽率低,产量大受影响,该机器可以有效破解这一难题。
今年,惠民农机在继续沿用第四代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基础上,还用上了小麦精量播种机。“种子撒得更均匀,而且漏播情况也少。”廖成勇介绍,漏播会触发自动报警装置,及时提醒机手补种,确保播种密度。
罗江区的种植大户刘孝东也选择了精量播种机,“边撒种边施肥,播种密度高,还可以减少病虫害。”他告诉记者,今年家里收的干麦子亩产在450公斤左右,产量较人工作业提升了25公斤以上。
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小麦收割现场。
烘干精选 小麦品质更好
最近,廖成勇和社员们不仅要忙着收麦栽秧,还要对接从全国各地来的小麦收购商。
去年10月,惠民农机购置了一台国内性能领先的烘干机。该烘干机不仅配置自动控制系统,还可远程操控,使烘干温度更均匀稳定,确保小麦烘干质量。“烘出来的麦子水分保持在13.5%,可以直接入库保管。”廖成勇说,虽然每斤售价比市场价高一分钱,但客户购买意愿很高。
身处农业生产一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机有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烘干不及时、温度不到位,都会导致小麦发芽、霉变,给客户带来莫大损失。为确保收获的小麦及时烘干入库,南充市仪陇县双胜镇勇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又新添置了一套粮食烘干辅助设备。
去年4月,仪陇县对双胜镇荣光村等5个村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农田宜机化程度大幅提高,得益于此,该合作社承接的小麦耕种收订单增加到5000亩。“收上来的小麦掺杂了泥巴、秸秆,直接放进烘干机里容易堵,影响效率。”为此,该合作社负责人郑勇旗新添置了一套粮食烘干辅助设备,用于烘干前清杂。
“烘干机堵塞频率低了,烘干速度快了,而且小麦破损度更低,品相更好。”郑勇旗说,目前合作社已经烘干的200吨麦子品质颇好,他对后期销售充满信心。
想把小麦价值发挥到最大,精选这关亦不能少。在惠民农机仓库里,小麦精选机轰鸣声不断,经振动筛选后,一颗颗籽粒饱满的麦种从传送带“飞流直下”,堆积成山。
“必须把泥巴和空壳筛出来,不然明年播种就会堵塞播种机管道,影响播种质量,导致出苗不整齐。”惠民农机负责人杨萍说,经小麦精选机除杂后的麦种质量更高,对来年播种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