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肖前芬 祁鹏)近日,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正是移栽玉米秧苗的关键时期。笔者走进屏山县书楼镇新庄村,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玉米秧苗铺满田间,长势十分喜人。当地村民正抢抓农时,在田间地头忙着移栽玉米秧苗。
一批秧苗关乎着一季的收成,自从玉米进入春季种植阶段以来,当地村民就高度关注气候变化情况。同时,镇、村两级专业化育苗人员也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指导,落实好玉米培育各项技术措施,确保在规定时段内完成玉米秧苗的移栽工作,不误农时。
“大家挖坑的时候要注意距离,尽量让株距保持在25厘米左右,覆土要压实,注意不要伤到秧苗……”移栽现场,在该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和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下,不多时,一株株移栽好的玉米苗整齐排列,绿意盎然,充满了勃勃生机。
“新庄村总共有150多亩的集中连片玉米地,每亩产值预计在3000元左右,总产值40余万元。种植玉米,一方面可以缓解耕地撂荒问题,一方面可以和大豆、油菜进行轮种,提高亩产综合效益,大大增加村民收入。”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刘仕超说。
三分种,七分管。下一步,书楼镇将继续把农户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玉米移栽指导与田间管理工作,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全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