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余健 何源 文/图)日前,笔者获悉,珙县第一季度的春茧喜获丰收,还迎来了春茧收购“开门红”。
5月24日上午,笔者在孝儿镇茧站看到,一大早蚕农们便开着三轮车、小汽车赶来,从车上卸下大包小包预检好的蚕茧,准备上秤出售。由于今年的蚕茧价格上涨,珙县蚕茧整体收获喜人,蚕农们带着一袋袋雪白的蚕茧排队等待出售,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工作人员不断重复着抽检、过秤、定级定价、开票等一系列流程,现场一片忙碌。
蚕农在珙县孝儿镇茧站售卖今年首批春茧。
孝儿镇龙窝村的蚕农张仁兵是村里的养蚕大户,家中世代养蚕,对于他来说,今年第一批价格创历史新高,产业可谓“开门红”。
“这一季我家产量600多公斤,预计收入一二十万元,是我养蚕以来最好的一年。”张仁兵乐呵呵地说。
今年以来,为实现蚕桑产业新突破,提升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珙县加强科技创新,在试点、提质、扩面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桑园质量,提高养蚕环节的技术,强化新拓展领域技术提升,增加蚕桑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收购站负责人告诉笔者,今年第一批春茧无论从产量还是质量上都赶超往年。
“这一季我们预计收4.5万公斤鲜茧,今年全年共9500张蚕种,按照25公斤单产来说,不会低于22.5万公斤产量,比去年增长了20%。”孝儿镇茧站负责人黄驯峰告诉笔者,今年的蚕茧价格再创历史新高,蚕农热情高涨。
据了解,珙县今年全年共计发放蚕种23.5万张,预计生产蚕茧1.17万吨,蚕农售茧收入预计达6.2亿元,综合产值30亿元;第一批次蚕茧产值预计达1.59亿元,同比增长23%。下一步,珙县将深入实施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高标准建设基地,高水平发展加工,多渠道开发资源,加快智能化科技提升,努力将蚕桑产业建成带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富民强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