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勇陈露)初夏的简阳青龙镇联合村,一大片收获后的麦田里,遥控履带自走式玉米播种机实现无人轻松作业,大型旋耕机迅速将麦茬与泥土打碎混和,一群白鹭翔集于后……
这段时间,禾丰镇丙灵村集体种植的近百亩鲜食玉米迎来了丰收季。根据成都超市发来的采购订单,这里种植的新品种牛奶玉米、黑甜玉米宣告售罄。
去冬今春的一季羊肚菌给石钟镇火烧庙村集体带来一亩五千多元的纯利润。残留在土里的菌渣作为很好的肥料,让现在地里的大豆、玉米长势良好,等大豆玉米丰收后,其秸秆将用于种植效益高的赤松茸,如此循环。
简阳作为全省主要粮油产区之一,聚焦粮油生产全产业链,从“五小水利”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机械化种植收获到粮食油菜籽烘干入库、加工等,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现代科技赋能“天府粮仓”,打通简阳现代农业的发展瓶颈,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能级。
简阳乡村美景。
新品种落地开花种植收益大提升
进入位于禾丰镇元吉社区的天府农业科创园,只见入口处的稻田里,用紫叶稻勾画出粮仓图案和上面的天府二字、图案内花叶稻补白,外面绿叶稻打底,构成了一幅“天府粮仓”的大地景观。
这个景观形象展示了天府农业科创园成立的初衷。为了研究出适合简阳的丘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自2021年起,简阳市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省农科院等合作,让科创园成为做强简阳农业优势产业的引擎。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试种成功后推出的牛奶玉米、黑甜玉米已经在禾丰镇丙灵村、平武镇高坡村落地开花,近三千元的亩收入让丙灵村党总支书记杨廷秀兴奋不已,“除了继续同超市合作、同销售公司订单生产,下一步我们准备在电商上下功夫,为集体带来更多的收益。”
“牛奶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样直接食用,营养丰富,口感很好。黑甜玉米富含花青素,适合蒸食。另外,我们还按照有特色、口感好品质优、适合走中高端市场这些标准储备了4个新品种。”高级农艺师王富全对此很是自豪,另外他们今年还在简阳推广了5个产量高的优质稻新品种,均为国家部颁标准二级米以上,并在省市优质稻米品鉴活动上获过大奖,储备品种也有7个,其中有一个还是紫色杂交稻品种。
在省农科院负责的优质饲用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高大挺拔的高丹草、苏丹草、高粱等饲用作物构成了饲草“森林”。这是项目组针对简阳大耳羊优质饲草料缺乏的问题,从优质饲用作物资源、品种、栽培模式等方面开展试验示范,筛选出的适宜丘区耐贫瘠抗旱的优质饲用作物品种。
“高丹草、苏丹草亩产均在4000公斤以上,饲用高粱亩产5000公斤以上。为提高饲草料产量及品质,我们还开展高丹草/高粱/玉米与大豆/花生的套作模式研究,开展国审品种蜀草4号高丹草制种,开展不同比例的混贮试验。初步试验表明,饲草料粗蛋白含量提高6个百分点,青贮料颜色、气味、品质都很好。”省农科院饲草专家朱永群副研究员介绍。
机收小麦效率高。
完善现代化设施提升集约化水平
据简阳市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分析显示,简阳全域耕地面积91.36万亩,坡度6度以上的耕地占总面积的56.57%,起伏的丘陵发展产业需要稳定的水源。简阳市去年通过整合财政衔接资金,实施小型提灌站建设、高位蓄水池管网配套建设等21个“五小水利”项目,让农业末级水系生产用水难题迎刃而解。
这为简阳发展2024年大春玉米、水稻、南瓜等制种订单3600余亩,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元吉社区就同四个种子企业合作发展了1000亩。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清宇对此信心满满:“如果水源得不到保证,容易造成父本母本花期不遇,制种失败。今年社区水源全覆盖,公司订单保底1500元一亩,在签合同、出苗、抽穗时各付500元,估计将给集体经济带来100万元的赢利,让当地农民增加劳务收入200万元。”
围绕两个十万亩优质粮油产业园区、8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简阳同步建设了3个农机中心,在原有4个烘干场所的情况下,又建设了3个大型粮食烘干中心,让村集体经济组织、种粮大户等吃下了种好粮的“定心丸”。“我们村集体这片950亩旱地,自己进行平整,本地就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去年10月3日给我们播小麦,播得又好又快,一周就播完了。”负责管理的联合村老书记张义介绍道。“我同当地村集体合作在三星镇、宏缘镇种粮一千多亩,全部实行机械化,同云南米线合作订单种植的水稻收上来就卖了,收购价是一斤1.3元。”年轻的种粮大户袁仕明充满激情,他计划买一台旋耕、播种、施肥一体机,以降低生产成本。
为推进高品质粮油基地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简阳还积极探索“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的飞地抱团发展模式,由简阳市平武镇尤安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等21个联合社成立联合运营公司,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粮油、蔬菜等粮经复合种植,通过集约化生产降本增效,不断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益。(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