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泳秀 整理报道)螵蛸(piāo xiāo)这两个字对于大众来说或许稍显陌生,但如果提到它更为日常的名称——螳螂卵,人们便能恍然大悟。孵化螳螂有何作用?自2023年上半年起,长期研究“以虫治虫”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蒲德强,从野外收集野生的螳螂卵块,在实验室内进行孵化繁育,并于去年9—10月成功产下一批螳螂卵块。
作为令人“花容失色”的昆虫,在茶园里,螳螂却是害虫克星、护茶能手,以虫治虫、不施农药,有机的茶叶品质也能更好,一举两得。除了螳螂,蜘蛛、瓢虫等令一些人害怕烦恼的虫子们,也都是田间农户的好帮手。
大自然总是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有害虫,便有能克制它的天敌。如果把自然规律巧妙地加以运用,昆虫就能成为病虫害防治的“精兵强将”,从而形成生物防治的一种方式——天敌昆虫以虫治虫。
天敌昆虫,一般指农业害虫的天敌,主要包括昆虫类、螨类等。根据其猎食害虫的方式,又可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体型一般比猎物大,通过迅速出击或者伪装伏击等方式捕获猎物后,吞噬猎物的身体或吸食其体液,以满足自己的生长发育所需。捕食性天敌的成虫和幼虫通常均为肉食性,都在猎物的体外活动,一生中需捕食多头猎物才能完成其发育,例如瓢虫一生可以捕食上千头蚜虫才能完成其生长发育。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捕食性蝽类、胡蜂、食蚜蝇、捕食螨和蜘蛛等。
寄生性天敌昆虫一般较寄主小,基本都是以其幼虫寄生,在单一的寄主体内或体表发育,随着寄生性幼虫慢慢长大,寄主也被杀死或毁灭。寄生性天敌昆虫成虫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以花蜜或寄主体液为食。寄生性天敌昆虫不同于寄生在脊椎动物体上的寄生虫,如虱子、跳蚤等,后者不会导致寄主死亡,一生都在寄主身上生活,个体与寄主差异过大,可以更换寄主,所以寄生虫并不是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寄生蜂主要有姬蜂、茧蜂、小蜂、旗腹蜂、细蜂、黑卵蜂、螯蜂、肿腿蜂、青蜂、蜾蠃、钩土蜂、土蜂等昆虫。寄生蝇主要包括头蝇、麻蝇以及寄蝇。此外还有一些鞘翅目昆虫如某些郭公虫和寄甲也是寄生性天敌昆虫。
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农药,释放天敌并不是要彻底消灭害虫,而是要维持生态平衡,把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实现“有虫无灾”。“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天敌,还等于在筛选害虫的抗性品系,很多虫害是因为农药过度使用造成。”国家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副主任吕佳乐表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人为因素,尤其是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生物种群之间原有的动态平衡关系被破坏,天敌减少甚至消失,害虫才会经常暴发成灾。
比如,红蜘蛛(叶螨)本身不是非常厉害的害虫,因为自然界有很多天敌可以吃它。但不断使用农药,杀死大部分敏感个体的同时,总有少数的抗性个体存活下来,这些个体繁殖产生的后代也具有较高的抗性,整个群体的抗性越来越强,化学防治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差。况且红蜘蛛等小型害虫繁殖特别快,一周之内就能扩增近百倍。除了红蜘蛛,还有蓟马、粉虱等,这些个体小、繁殖快、抗性生成快的小型害虫害螨,危害非常大,易造成“小虫闹大灾”。
异色瓢虫主要捕食蚜虫、木虱、粉蚧等多种害虫。
食蚜蝇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幼虫等多种害虫。
草蛉主要捕食蚧虫、蚜虫、粉虱、螨类、蛾类幼虫等多种害虫。
螳螂主要捕食蚜虫、家蝇等多种害虫。
军配盲蝽主要捕食杜鹃、梨、茶上的网蝽……
在四川,这样的“虫虫特工队”还有它的天敌工厂,每年稳定产出供应天敌昆虫,以供各地果园、农田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