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文/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6月27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在巴中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四川已解决650万余户、2600万余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问题,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已达73.51%,治理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完善的巴中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与会人员前往巴中市恩阳区明阳镇高店子社区、巴州区清江镇巾字村等地,参观了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记者在现场看到,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农家房屋周围绿树红花环绕、瓜果飘香。村民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用来灌溉周边农田、果蔬园、小花园,实现资源化利用。
从巴中看四川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情况,可圈可点之处不少:在治理理念上,推广“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治理模式,“村美、岸绿、水净”已成为巴蜀乡村的日常美景;在治理体系上,全省 176 个涉农县(市、区)科学修订完善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逐步构建起治理体系;在治理模式上,坚持分区分类治理与试点示范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优化治理的路径。此外,四川还坚持严格考核问“效”、联合纪检“督”、项目入库“审”、组织力量“查”,开展长期管控,巩固全省农村污水治理成效。
四川地域差异较大、发展水平不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如何让人民群众满意?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必须多听取农户治理诉求,才能确保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真正惠及千家万户。接下来,四川将开展设施提质改造行动,按照“完善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有序推进分类整改,提升老百姓家门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开展重点区域治理攻坚行动,优先治理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流域等环境敏感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为老百姓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大宣讲力度,鼓励大家利用房前屋后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回收利用。
来自生态环境部土壤司和土壤中心,同济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专家,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调查及治理方案设计、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内容进行授课,细致讲解相关政策、模式和技术。国内部分市州代表还作了经验交流发言:海南省三亚市探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投建管养体制改革、云南省文山州确定了“以废治废+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治理思路、巴中市推行了以就地就近利用为主的治理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