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莉 邹万明
近日,雷波县举行农业科技人才“组团式”帮扶半年度工作总结会暨下半年工作推进会。今年上半年,国家科技特派团雷波团在雷波累计服务100余天,在该县黄琅镇等21个乡镇开展茶叶、柑橘、水产、大豆、肉牛和兔等产业技术指导和帮扶活动,成效显著。
专家团对雷波茶企生产的茶叶进行评审。受访者供图
帮扶提效
建立技术对接联动机制
为了保障科技特派团工作顺利开展,雷波县成立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产业帮扶协调工作专班,为特派团下乡帮扶提供了有力支持。半年来,特派团专家团队坚持线上咨询与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开展问题解答、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积极对接企业开展结对活动,实现技术指导覆盖主导产业。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雷波团结对帮带本地技术人员56人,指导科技示范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12 个(项)。对引进的茶树特色新品种开展了“彝黄 1 号新品种繁育技术”“特色茶树品种茶园管理技术”等十多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
产值提升
持续推进新旧品种迭代升级
省委组织部茶叶科技下乡万里行55团首席专家李春华说:“我们已经在雷波服务4年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建立茶树野生品种种质资源圃,同时因雷波一些茶叶品种正在退化,计划下半年引导试种适宜当地的茶叶品种‘天府5号’和‘天府6号’,完成新旧品种的迭代。”
“这几年,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种植户在茶园管理水平和加工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平均亩产值提高了500元左右,得到了明显的实惠。”雷波县君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耿鸿向记者介绍:专合社现种茶3000亩,经专家推荐、公司考查后决定今年 10 月将试种“天府 5 号”“天府6号”100亩左右,这2个品种上市较早,正好填补雷波茶叶较四川茶产区上市晚十来天的空缺。
据了解,上半年,国家科技特派团雷波团专家团队就雷波县农业产业发展和迭代升级方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培训10余次,培训人员270余人次。
多点开花
水产肉牛肉兔等产业均有突破
在国家科技特派团雷波团专家团队的帮扶和指导下,除了茶产业,雷波在柑橘、水产、大豆、肉牛和兔等产业方面也有了长足发展。
据了解,雷波县渡口乡柑橘产区成功转化推广了柑橘“一清、两减、三替、四挂”肥药双减绿色综合技术,实现化学肥料减量29.3%、化学农药减量24.6%,常规用药减少2-3次/年,实现了节本增效、生态友好。
水产方面,在雷波团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水处理、工厂化养殖得到应用,初步实现了水产养殖尾水的“零排放”。此外,专家团指导养殖户引进了优良品种伊拉肉兔配套系、高效健康替抗日粮和周期化繁殖技术,提高了当地养殖技术水平。同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混合青贮技术、筛选优良肉牛品种及肉牛高效饲养及常见疫病防控等技术也在当地进行了指导和推广。
“一些产业帮扶仍不精准,服务供需不匹配,需对症下药。应进一步最大化整合利用好各类帮扶资源。”国家科技特派团雷波团团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云表示,下一步,特派团还将进一步收集雷波县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开展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补充完善雷波县产业发展技术空白,开展相关产业技术、品牌、市场等培训工作,整体推动雷波县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