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今年高粱品质非常好,我种的全被收购了!”8月26日,隆昌市黄家镇新凤村高粱种植大户丁晓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不止丁晓清,截至目前,黄家镇境内3000吨高粱按照3.75元/斤的价格已被收购归仓,当地农民切实享受到“订单农业”带来的实惠。后续,这些高粱将作为酿酒专用粮使用。
“我们从8月1日开始收购高粱,每天入库几百吨。在高峰期,一辆辆粮车在厂房门口排起了长队。”隆昌市丰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豪公司”)石燕桥镇收储仓库负责人代勇介绍,得益于前期的宣传动员,黄家镇农户们与时间“赛跑”,抢抓晴好天气完成收粮、晒粮,今年的高粱品质明显优于去年。“没有霉变、发芽,另外色泽、颗粒度也更好。”代勇说。
高粱归仓
黄家镇的“订单农业”从何而来?
记者了解到,黄家镇土多田少且有高粱种植历史。“我们先在几个村试点‘订单’,最终在全镇大力发展。”黄家镇党委书记唐前贵说,该镇过去的农业主导产业为玉米、水稻、红薯等传统作物种植,在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撂荒等情况下,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
2021年,黄家镇与丰豪公司签订了高粱收购协议,约定当地产出的高粱将被作为郎酒的酿酒专用粮“订单收购”。在种植期间,丰豪公司为黄家镇农户提供种植、管理、收割全流程技术服务。
最近几年,黄家镇高粱种植不断增产扩面,而今全镇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目前,全镇高粱平均亩产在550斤左右,按照3.75元每斤的价格计算,亩均效益在2000元左右,且其对肥料需求更少,管理更方便,综合效益胜过种植玉米、水稻。”黄家镇人大主席邓雪峰说。
对高粱种植,黄家镇农户们普遍表达出高昂的积极性。“我们村今年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700亩。”新凤村党支部书记丁晓慧介绍,由于前期降雨,今年高粱虽有一定减产,但农户们的积极性不减,“有很多农户在问,明年还能不能种高粱,表达出强烈的种植意愿。”
记者获悉,按照“项目围绕产业走”的思路,近年来,黄家镇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自2021年至今,当地累计新建提灌站15座以上,新建、加宽农村硬化路近80公里。目前,占地42亩、储存能力达到3万吨的高粱收储加工基地已在黄家镇长螺村建成落地,预计明年将正式投用。
“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跟进到哪里。要让公司固定、产业固定,才能让农民增收稳定。未来我们将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聚焦高粱单产提升,进一步凸显‘订单农业’效益。”唐前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