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剑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文/图
“荆老师,这道函数题我不会做,你教教我吧。”8月23日,在广元市青川县乔庄镇三盘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荆大伟,正通过“暑期作业辅导计划”,为村里孩子讲题。
在村民眼中,老荆自从搞了这个免费“辅导班”,比城里那些收费的还积极,天天“抢孩子”。只是这一次,老荆角力的“对手”,不是校外教培机构,而是隐藏在手机端的网络游戏。
不只是荆大伟,眼下的四川大地,有3.5万余名驻村干部扎根各地,其中相当一部分,在这个暑假,上演着一场场与手游争夺乡村少年的“竞技赛”。
孩子们在“清江村儿童之家”接受暑假安全教育。
为何要争?为那些蹭网的乡村少年
“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请做好准备!”伴随着游戏的开局提示音,越西县书古镇斯拉村村委会的清晨也被敲醒,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驻村队员蒋林知道,蹭网的少年们又来了。
推开村委会大门,15岁的阿西米叶带着阿西里可、阿西里部两个堂兄弟蹲坐在街沿,拿出父母的手机,熟练地连上办公室WiFi,打响了新一天的段位升级战。
家长在哪里?“让孩子玩游戏,是不少农村家长主动且无奈的选择。”正在给孩子们上绘画兴趣班的驻村干部龚丹表示,相较大凉山,自己所在的金堂县栖贤街道牛背村经济条件更好,尽管可以就近享受更多教学资源,但面对户外高温和下河游泳的警示,不少家长还是宁愿选择让孩子在家玩游戏、刷视频。
斯拉村、牛背村是当下农村未成年人网络困境的缩影。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加快普及,手机游戏成为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寄托,娱乐、网络社交、消磨时间是他们的游戏动机。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未成年人经常在网上玩游戏的,比城镇的高6%。
“沉迷游戏对青少年影响很深,生理层影响是视力变差、体态不良和睡眠不足,心理层影响是社交障碍、情绪过激和价值扭曲。”四川省心理学会应用心理专委会副主任黄煜指出。
荆大伟(中)在三盘村党群服务中心辅导乡村少年做数学作业。
怎么去争?走出去和引进来
邀请蹭网娃进屋里坐,蒋林没有成功过。“你一喊他们,他们就不好意思地笑。”蒋林说,“不打扰我们工作,是他们的‘原则’。”“得做点什么!”从农村走出来的蒋林把想法报给了第一书记张金军,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结合医院和高校资源,让孩子们放下手机,看看山外边。
7月15日—18日“从越西到华西”青少年暑期夏令营开营,张金军和蒋林带着16名彝族少年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从这里出发,带着孩子们先后去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和江姐纪念馆,让孩子们看一看那山外边的医学、科普、人文,听一听家乡学长学姐的成长故事。“第一次坐动车、第一次见识到3D打印、机器狗等高科技。”彝族少年皮特江敏、吉衣五且参加了这次夏令营后,立志要“努力读书,考上川大”。两天后,“从华西到越西”暑期社会实践团跟随他们来到村上,开展励志教育、口腔健康讲堂及义诊活动,让山外边的世界被更多孩子看到。
被暑期社会实践团点亮的,还有在青川县乔庄镇的另一群孩子。荆大伟介绍,该校“三下乡”志愿团队通过学科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爱国主题短文朗诵、编程课程应用普及等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拿什么争?鼓励学习做好陪伴
“一开始说搞作业辅导计划,队员们都头皮发麻。”荆大伟自嘲网上那些“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画面,让大家都心有余悸。但越是走村入户,越发现留守儿童们沉迷手游,越感到非做不可。
在辅导内容上,主要涉及小学、初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我们通过作业辅导、答疑解惑、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荆大伟介绍。
“以前的我每天玩游戏超过3小时,现在严控在2小时内了。”休息期间,9岁的赵子涵主动告诉记者,参与作业辅导,不仅减少了“触网时间”,而且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和小伙伴玩,再也不用为了玩游戏去“急匆匆吃饭、写作业了”。
户外的陪伴也不缺席。移动、防守、击球……随着一记扣杀,即将上初一的青川县清江村12岁少年杨业率先拿到11分,击败四川省妇女联合会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王刚,赢了乒乓球赛。
作为四川省妇女联合会的定点帮扶村,清江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标准化篮球场引人注目。一旁,滑滑梯、乒乓球台、儿童投篮框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个365天全年开放的“小天地”,成为村里少年们暑假生活的好去处。
“运动设备多,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打篮球、打乒乓球,是我最喜欢来这里的原因。”杨业告诉记者,他每天玩手机游戏的时间基本保持在1小时左右,与手机游戏相比,他更热衷于运动,每天花在运动上的时间是玩手机游戏时间的3倍。(文中未成年受访者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公共产品”介入让乡村暑假更有意义
驻村干部在村民眼中,是有文化、有能力、有见识的人。农村家长对游戏沉迷有着深刻的担忧,却无力在暑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归处,只能寄希望于驻村干部们提供的“公共产品”,能让孩子坐得住、学得进。
在这场与手游的“争夺”中,驻村干部们依托各自单位的优势,整合帮扶资源,优化帮扶举措,让乡村少年不仅可以安全度过假期,更能收获一段有意义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