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佩尔维兹·哈米德·拉赫里(以下简称“拉赫里”)仔细观察甜菜水培定植篮下的根系长势后,走出屋顶农场,又去而复返,拿出手机拍下一张照片。这是记者在中巴农业技术推广及合作展望研讨会上看到的一幕。
9月12日,四川—南亚东南亚国家工商合作发展大会嘉宾巴基斯坦代表团赴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都市农业所”)考察交流,探索中巴农业领域合作空间。
代表团成员拉赫里是一个在巴基斯坦拥有6000亩土地的农场主。
红薯种在桶里,铁皮石斛垂在半空……让拉赫里意犹未尽的是都市农业所打造的智能屋顶农业高品质场景。该场景占地千余平方米,种植着水果、粮食作物和中药材等作物,涵盖家庭园艺装备、叶菜果菜工厂、智慧营养调控等功能分区,是都市农业兼具未来底色和现实需要的动人展示。
当天,代表团一行先后参观了育种加速重点实验室、垂直农业展示中心等点位。
“一棵生菜的生长周期从70天缩短至35天,这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更多的产量。”在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一楼,货架上种着的一排排生菜引起代表团一行热议。
该植物工厂高8.8米,是一种在多层建筑内进行周年无人化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可实现果蔬从播种、间苗到采收、清洗包装等全栽培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及高效生产智慧管控,通过人工控制营养、光照、温度、湿度条件,显著提高资源利用及生产效率。
代表团团长莫拉纳·阿卜杜·高夫里·海德里的家乡盛产石榴、葡萄等水果,被称为巴基斯坦的“水果篮”。
“我们的种植方式传统,还面临着品种老化、缺水等问题。水果生长周期很长,产量也不高。”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中巴合作,引进水果新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提升巴基斯坦在水果国际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