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邮政:重走“马班邮路” 把希望送进大山深处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9-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明月 陈逸铃 文/图
  这是一条怎样的邮路?一个人,一匹马,从1984年接过邮包那天起,邮递员王顺友把一生奉献给了“马班邮路”。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沿着大山中被踩出的脚窝窝艰难前行;遇到险峻处,一个马蹄之外,便是万丈悬崖;一趟走下来,往返需要15天。
  这是一条怎样的邮路?崎岖蜿蜒的山道上,邮车盘旋行驶,陡坡、险弯、碎石……尽管新时代的“马班邮路”仍旧充满艰险,但当年难以逾越的险途已经被铺着柏油的公路碾平,原来半个月才能往返一趟的邮路被压缩至一天。
  今昔交叠的“马班邮路”,从邮包到邮车,邮件种类越来越丰富,传承下来的精神却丝毫未变。近日,恰逢中央主流媒体宣传“马班邮路”忠诚信使王顺友20周年,笔者与王顺友的儿子王银海一起,再次踏上这条连接梦想与希望的邮路,为大山深处的学子送去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

王银海(右一)、何勇(左一)送达高考录取通知书后,与张小清及其家人一起合影。

坚守在山里的“石头”
  大凉山深处,蒙蒙细雨浸润着花椒林,微风拂过正在采摘花椒补贴家用的苗族姑娘张小清,但这丝丝凉爽却抚不平她心头的一片火热。数不清是第几次,张小清又点亮手机屏幕确认邮件信息,望向家门口公路的方向,她在盼望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张小清的家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白碉乡的一个小山村。从 1953 年建县,几十年里,木里县大部分乡镇不通公路和电话,“人背马驮”是山里老百姓的出行常态,邮递员王顺友就是这样为当地群众搭建起一座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
  “每年7月、8月是雨季,但我家老汉儿(四川方言,指父亲)每次看到邮件中有高考录取通知书,不管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都会一头扎进山里。他总说,这是娃儿们的前程,耽误不起。”王顺友的大儿子王银海如今也是木里邮政的一员,在他的记忆里,父亲生前因为着急送高考录取通知书,受过许多伤。坚守在这条邮路上,王顺友为山里的孩子送去一封封高考录取通知书,张小清的叔叔也曾从王顺友手中接过这样一封改变命运的邮件。
  作为木里县邮政分公司服务质量、网运中心负责人,参加工作34年的许刚,见证着木里县15条“马班邮路”发生的变化。他说:“王顺友就是这大山里坚守的一块‘石头’,而这样的‘石头’,大凉山还有很多。”
  一块块坚守在大凉山的“石头”,垒起“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石,让更多“张小清”们走出大山、反哺大山。踏上崭新的“马班邮路”,一路上,笔者感受到一股凝聚在这里的蓬勃朝气,也看到“马班邮路”精神在这里落地生根。

未命名-1.jpg

王顺友行走邮路时的亲密战友——乡邮员何勇。

耸立在心里的“高山”
  8月15日一早,邮递员何勇装好一批邮件,踏上投递之路。这批邮件里,就有张小清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现在条件好啊。”邮车颠簸摇晃,何勇的声音里透露着高兴。今年53岁的何勇,也曾是“马班邮路”的一员。“你看,那就是曾经的邮路。”顺着何勇的目光望去,远处草木葳蕤的山林间,一条蜿蜒小道像丝绦系在山腰间若隐若现。
  刚到木里县时,笔者也沉浸式体验了一段王顺友走过的“马班邮路”。曾经的邮路陡峭泥泞,沿途青冈草的荆棘刺痛皮肤,笔者仅走了两公里就气喘吁吁,但远处还有海拔4192米的查尔瓦梁子、水流湍急的雅砻江、悬崖边的“九十九道拐”需要穿越。
  “当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笔者不禁脱口问出。何勇笑呵呵地回答,“不想那么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嘛。”
  对于张小清来说,王顺友是一位曾激励她成长的精神楷模,“积极乐观、脚踏实地”的“马班邮路”精神更是蕴含在她十几年的求学路中。
  小时候,张小清和姐姐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羊,看着山脚下开来修路的挖掘机,“山外面是什么?”她第一次萌生这样的好奇。来乡里支教的老师,也给张小清描述了“山外面的世界”。望着家门口逐渐修建成形的公路,张小清下定决心“要考到山外面去”。作为今年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张小清迈出了走出大山的第一步。
  在“马班邮路”的故事里,有人读到积极向上、心怀信念,有人读到脚踏实地、永不放弃,也有人读到以无私奉献在平凡中造就不凡。旧时的“马班邮路”虽然已被新路替代,但奋斗不止的精神却传承下来,成为耸立在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山”,激励着奋斗者追寻美好生活。

踏在发展路上的“脚步”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邮车终于抵达张小清的家,她激动地从何勇手中接过这封期待已久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谈起爸爸妈妈,张小清的声音有些哽咽:“虽然爸爸在外工作,没能第一时间看到录取通知书,但希望他保重身体,不要因为太忙受伤。等我们都去上学了,妈妈一个人就很孤单,我想趁现在多陪陪她。”随着家里的3个孩子陆续考上大学,这个小家庭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这种时刻特别有成就感,大家需要我们。”干了一辈子投递员的何勇,还是会为这一时刻心绪难平。从牵着马走过到开着邮车跑过,何勇在这条“马班邮路”上送去的邮件不只有党报党刊、高考录取通知书、信件家书,还逐渐增加了各类电商包裹。
  据木里县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张健介绍,2017年,随着木里县三桷垭乡公路开通,凉山州结束了“马班邮路”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汽车邮路以及摩托车邮路。县、乡、村三级邮路投递实现全覆盖,县到乡邮件运输线路有7条,有9个乡镇邮件运输频次达到周五班。
  在木里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木里山拾”品牌负责人罗润林介绍:“县里刚刚结束第二届松茸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除了松茸,这里的花椒、山核桃等农产品都非常好。搭载着邮政寄递,我们能把山里的好物运出去。”
  曾经“马班邮路”走过的重重高山,不再是大凉山经济发展的物理屏障,崭新的“马班邮路”已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路、幸福路。沿着邮路望向远方,这片美丽土地上的百姓,正踏上新时代发展之路……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