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出山”66年 崇州枇杷茶滋味愈浓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10-2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在茶叶种类不胜枚举的四川,崇州枇杷茶算得上一个异类。外形“奇特”,茶树高至10米,叶片肥大,形似枇杷叶;名声“不显”,至今仍被许多人误以为由水果枇杷的叶子制作而成。但它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长期自然演化和人工选择形成,是实打实的四川五大茶树良种之一。
  今年5月,在巴黎举行的首届“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慈善拍卖场上,采自约1200年古老乔木茶树、并严遵古法工艺制作的200克瓷罐装崇州枇杷茶,以3.1万欧元落槌成交。该消息让业内沸腾,也让这一小众地方茶种受到众多关注。
  与其他茶叶品种相比,崇州枇杷茶有何特别之处?从60年代被挖掘至今,它又有怎样的成长故事?

未命名-1.jpg

枇杷茶原生种繁育基地。 受访者供图

形似枇杷味似滇红 蜀中深山产好茶
  10月19日,秋雨连绵,山路难行。罗千嬉将前两日做好的桂花枇杷红茶、枇杷青茶放进后备箱,驱车前往人民公园,参加成都都市圈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想让大家知道,枇杷茶是可以做成六大茶类的,而且口感、品质不输其他茶叶。”作为家中第四代枇杷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从小耳濡目染,他对自己的制茶手艺很有信心。
  罗千嬉的茶园,藏在崇州境内的龙门山里。下山,需要经过一条条山路,压过一道道急弯,沿途还能瞧见几株三四米高的枇杷茶树。
  龙门山脉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属横断山脉北端中部山脉。这里群山环绕,植被丰茂,空气湿润,日照偏少,土壤多为白垩纪酸性紫色土和侏罗纪酸性黄壤,极为适宜茶种繁衍、茶树生长,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之一。正是在龙门山海拔约800-1400米的范围内,孕育出中国优良茶树品种——崇州枇杷茶。
  崇州枇杷茶因叶片形似枇杷叶而得名,属乔木型大叶种。“具有叶片肥厚、芽头大、茶多酚含量高、抗性强等特点,适制名优红茶,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亮。”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萍介绍,以上特质造就了崇州枇杷茶作为茶树资源的相对独特性和稀缺性。

未命名-1.jpg

枇杷茶叶片形似水果枇杷的叶子

  崇州枇杷茶究竟是何时走出崇州的呢?茶树育种专家、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钟渭基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1956年从浙江农学院茶叶专修科(现浙江大学茶学系前身)毕业后,钟渭基被分配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并定下“十年走遍四川茶区”的计划。此后,他在崇庆县万家乡、苟家乡一带寻觅到枇杷茶,并将蹲点一年多的研究成果《崇庆枇杷茶》发表在茶叶研究刊物《茶叶》(1959年05期)上。该文深入探讨了崇庆枇杷茶的特性与应用方向,一举将其推进大众视野。(备注:1994年崇庆撤县改设崇州市,崇庆枇杷茶随之更名崇州枇杷茶。)
  在文末,钟渭基写下这样一段话:“决定红茶品质的主要因素——单宁、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一般茶树,这也就是(崇州枇杷茶)红茶品质优异且具有滇红风味的主要原因。”记者了解到,“有滇红风味”这一评价出自著名红茶专家、滇红创始人冯绍裘。

97ac630d89e85f287869717109ef0942_4b853300e4b012987ad3c809acb2ea05.jpg

制作中的桂花枇杷红茶。受访者供图

多元创新“香”透千家 蜀中好茶滋味浓
  作为乔木型茶树,枇杷茶能长至 10 余米高。罗千嬉家中有近300亩茶园,但这样高大的茶树并不常见。“长得这么高,不好采,太危险了。”记者在他的带领下走进后山茶园,只见几株高大古茶树被当做“保护动物”单独成园,矮化后的小茶树沿着陡峭的山坡成片生长。
  毫无疑问,茶型高大是崇州枇杷茶大面积推广的限制因素。自60年代被挖掘后,矮化一直是当地推动枇杷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近年来,通过校地合作模式,崇州将枇杷茶从之前的五六米矮化至两三米,生长周期缩短至3年左右,并由茶叶合作社或加工企业育种后分发给茶农试种。部分企业还与茶农签订协议,统一回收、加工茶叶,投放市场,解决茶农后顾之忧。
  依托该模式,截至2023年,崇州已成功繁育1500余万苗原生种枇杷茶苗 ,茶园面积扩展至12000余亩,采摘枇杷茶园面积扩展至5000余亩。“有原生种繁育技术支持,现在枇杷茶人工栽植的台地茶逐步从文井江镇、怀远镇等高海拔区向道明镇、元通镇等浅山区扩展。”崇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枇杷茶已成为带动2000余户沿山乡镇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未命名-1.jpg

崇州枇杷茶。 受访者供图

  历经60余年,崇州枇杷茶的产品结构也不断完善。据文井江镇山水缘家庭农场负责人罗建明回忆,以前做枇杷茶的人并不多,技艺也不是很成熟,钟渭基老先生是当地第一个试制红茶成功的人。“以前我们只做绿茶,后面开始做红茶,到现在六大茶类都在做,而且品质稳定,客户很认可。”半个世纪过去,罗建明幼时不成规模的崇州枇杷茶已是换了一番天地。
  据统计,崇州现有枇杷茶加工企业20余家,已形成以红茶、白茶、青茶、黑茶为主的枇杷茶产品结构。
  “这是我们新做的乌龙茶,市场反馈很好。”在崇州主城区的崇州枇杷茶展示中心里,枇杷茶技艺崇州市级非遗传承人、四川竹里牧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马艳热情邀请记者品尝新茶,并一一介绍着公司研发的新产品。
  在用崇州传统技艺竹编制作的展示架上,除了各种枇杷茶产品外,还陈列着枇杷茶米酒、枇杷茶蜂蜜、竹香枇杷茶等多元化创新产品。“我们一直探索怎么让更多人了解、喜欢枇杷茶。”二十多年来,马艳一直致力于推广崇州枇杷茶。在她看来,与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文化结合,以此走进更多普通人家是很恰当的方式。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