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青海深化农科合作 高海拔地区“贵妃木耳”错季出菇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12-17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12月10日,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最低气温已跌破-15℃,当地康鸿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中却温暖如春。成串菌袋上,通体粉红、色泽艳丽的“贵妃木耳”朵朵绽开,迎来收获季。
  乌兰县种植的这种“贵妃木耳”,是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李小林博士团队驯化的国内首个粉色木耳新品种,富含谷氨酸和蛋白质,因其丰富营养、色泽独特、口感鲜美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此时,早已过了西北高原地区的菌菇上市季节,乌兰县在四川农业科研专家团队技术指导下,实现了粉色木耳的错季出菇,成为四川、青海深化农科合作的生动切片。

驯化野生木耳

在川内开展试种
  李小林介绍,2020年8月,在成都市狮子山一段枯木上,他和团队成员叶雷偶然发现一朵野生的粉色毛木耳。他们之前从来没见过这种颜色的野生木耳,估计是一种野生自然变异子实体,便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
  专家们开始采集野生自然变异子实体,经历了长达数月的分离、初筛、复筛和示范栽培等工作,最终成功驯化选育出了特色毛木耳新菌株——粉色木耳。
  李小林告诉记者,这个粉色木耳新品种,新鲜幼嫩,通体粉红,成熟子实体单片簇生型有耳基、耳脉,腹面呈粉红色,背面有短绒毛,干耳呈浅红色,蛋白质含量也比普通木耳更高。
  经人工驯化选育出的特色木耳新菌株,与传统木耳品种相比,蛋白质含量高26.2% ,谷 氨 酸 含 量 高29.3%,多糖含量高 1 倍以上。目前在川内,已有德阳、巴中和南充等地试种这种粉色木耳。
  “我们金山村的粉色木耳大多送进了川渝两地的火锅店。”仪陇县马鞍镇金山村党总支书记代云东告诉记者,村里种植了4万棒木耳,每年6月迎来收获。每一棒可以产木耳1.5斤左右,在四川市场价可以卖到 30 元。为了方便储存和销售,村里还建起了木耳烘干房,便于进行初加工。

专家助力

“贵妃木耳”西北生根
  科技部援青干部、乌兰县委副书记、副县长许洪彬介绍,该县农业产业以藜麦、茶卡羊产品等特色资源农畜产品开发为主,群众增收渠道相对单一。偶然间,他通过四川省科技厅了解到了“贵妃木耳”及其经济效益,便主动协调县域农业龙头企业与四川专家团队合作。
  相比传统木耳,粉色木耳对种植环境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湿度、温度、光照、酸碱值等要求严格。这给食用菌种植经验不足的乌兰县带来了挑战。为此,四川专家团队在川青两地多次往返,选定栽培大棚位置,设置调配高原智能出耳监测与调控系统。
  “西北与西南气候差别大。我们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并利用自动化设备依据监测数据自动调节,保证粉色木耳始终处于适宜生长环节,冬季也能收获。”李小林说。
  乌兰县木耳种植大棚负责人冯明军算了笔账,粉色木耳市价高于普通木耳10倍。此次示范栽培的粉色木耳鲜品产量能达到4000斤以上,准备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预计带来8万元以上的收入。
  “这是国内首次实现3000米高海拔地区粉色木耳栽培。”行业专家、四川大学赵建教授评价,四川青海区域科技合作,为高海拔地区设施化周年生产食用菌提供了新的可能,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