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石棉:三位一体 激活农村集体经济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8-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骆希 张耀文
  雅安市石棉县结合全省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任务,依托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的比较优势,全力赋能农村集体经济增量提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功探索出“资源+”“合作+”“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集体经济三大发展路径。2024年,全县52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净收入突破1450万元,村均超27万元,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22.8%。

探索“资源+”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盘活闲置集体资源。大力支持村集体整合利用闲置土地、房屋和设施设备等资源,通过流转、租赁和引进企业经营,实现村集体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全县清理撤并村腾退的闲置办公用房、活动阵地、村小等2.49万平方米,清理闲置资产资源150余处进行出租,实现多元化盘活利用,2024年带动全县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元。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引导村集体引进或成立旅游公司,发展生态康养民宿、民族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经济,推动“农文旅”融合。安顺场镇安顺村建立红色旅游运营平台,开设民族服装租赁、启渡书吧等新兴业态,打造新消费场景,促进村集体2024年增收50万元。
  强化整合项目资源。用好用活各级项目资金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制定县级相关部门集体经济增量提质分工合作工作方案,将14项任务分解到23个单位,强化项目整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聚焦全县特色产业和社会化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撑产业,累计为32个村争取中省财政资金32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200万元,建成22个村集体增收项目,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

探索“合作+”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
  强化跨村共建。打破单村发展实力单薄壁垒,统筹整合多村资源,有效发挥协同效应。回隆镇竹马村、晏如村、回隆村联合探索“联村党委+联村集体经营公司”发展模式,整合中省财政资金300万元建成隆创塑业包装制品生产厂,由联村集体公司统一运营管理,有效融入全县百亿碳酸钙产业链,三个村的村集体每年实现增收30万元。
  实施村企联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引导村集体将资源资产以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龙头企业项目,实现稳定增收。新民乡海耳村与四川山海间公司共建“海耳书院”,开发休闲娱乐、藤编文创等特色文旅产品,促进村均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
  推进村社合作。发挥村集体、供销社、合作社各自优势,加大股金、股份、业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迎政乡红旗村和王岗坪乡爱国村以“三社”融合方式分别创办农资服务网点,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提升“为农”服务效能。美罗镇坪阳村创新村集体与合作社融合发展模式,以村集体入股合作社方式,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集体共同发展,村均集体增收达35万元。

探索“服务+”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潜力
  强化生产和生活性服务创收。充分发挥集体经济提供服务的组织优势和在地优势,支持村集体成立经营性服务组织,提供代种代收、环境整治、绿化维护等服务,并承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维护等工程,带动集体和农户增收。全县已有村集体组建的服务队伍20余支,每年带动群众5000余人次就近就业增收。
  促进文旅产业配套服务创收。引导村集体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完善景区配套服务实现集体增收。王岗坪乡新桥村依托王岗坪景区设立集体经济“共享摊位”,创新性拓展村集体和农户增收渠道。王岗坪乡挖角村由村集体购买浆洗服务设备,以设备租赁形式引入第三方机构,为民宿产业提供被褥浆洗服务,连续两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注重拓展新型服务创收。支持集体经济结合全县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逐步从传统服务向新型服务领域拓展实现增收。全县成立村集体关联公司72家,12个村通过提供经营管理、劳务派遣、发展农村电商、开展社区团购等服务实现增收。2024年全县集体经济以提供多种服务实现创收470万元,集体经济的服务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