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在西南首个魔芋主题公园里 看盐边魔芋产业的变身之路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8-14

张馨元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敏 袁宇君 文/图
  魔芋米、魔芋面、魔芋膳食纤维粉、魔芋面膜……8月8日,位于盐边的金芋健魔芋三产融合示范产业园(魔芋主题公园)正式开园,走进其魔芋造物社,仿佛踏入“魔芋王国”。由魔芋衍生出的代餐主食、保健品、日化产品、生物制品等琳琅满目。这个曾以魔芋豆腐示人的传统作物,正通过科技创新,刷新着消费者的固有认知。
  “魔芋”又叫蒟蒻,它的主要成分是可溶性膳食纤维葡甘聚糖(KGM),具有降糖、增强饱腹感的保健功能,其增稠性、持水性及成膜性等特性,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从江苏远道而来的陈腾团队看准市场潜力,以魔芋精深加工为核心,构建起从林下种植到旅游食宿的全产业链条。
  在这里,一棵魔芋走出三条路:进厨房、进工厂、进景区,成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

未命名-1.jpg

魔芋主题公园一角

低效林变身“万元田”
  8月暑气正盛,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300亩林下魔芋扩繁基地里,有四五十厘米高的魔芋枝叶在松林荫庇下舒展叶脉。“盐边雨季与魔芋生长周期一致,现在正是快速生长期。”联合村村民王成金在原本荒芜的松树林下忙碌除草。他盘算着:今年4月种下的魔芋,待11月收获时,参照往年经验,亩产四五千斤,按每斤3元多的市场价算,亩产值超万元。
  这片坡地曾经产业单一,村民只在山坡下的平地种了玉米和蔬菜。来自甘肃的基地负责人罗小平揭开了转型秘诀:“魔芋喜肥水怕积水,传统大田种植需搭遮阳网,成本太高。而现成的松树林天然具备遮荫、排水、通风优势,减少病虫害,盘活了林下资源。”

选育适宜品种是种植关键。在已收集200多个魔芋物种的资源圃里,珠芽金魔芋成为当家品种。“该品种萌发率高、生育期短、抗病性强,精粉含量高,种植风险低、效益高。”罗小平介绍,以优良“种芯”为支撑广泛推广种植下,魔芋的种植面积和亩产量得到双提升。
  记者从盐边县林业局获悉,目前盐边已建成2.1万亩丰产基地,年产量达4.2万吨。

挖出的珠芽金魔芋

黑疙瘩变身“白富美”
  走进充满科技感的魔芋研发中心,全套无菌生产线已投入运行。在这里,黑黢黢的魔芋块茎经历了华丽的蜕变。
  “魔芋块茎含有部分淀粉和微量有毒生物碱,必须经过洗涤、切片、漂白、干燥、研磨等多道工序才能得到魔芋粗粉。”负责研发生产的谭兴富详细介绍,“接着通过风选和酒精洗涤进一步去除杂质,最终得到纯度最高为96.9%的魔芋精粉,大约25公斤鲜魔芋才能产出1公斤魔芋膳食纤维精粉。”谭兴富展示着粉状、颗粒、浓浆状魔芋加工品,它们将成为各类食品或功能配料的基础形态。
  因其健康、0脂的特性,如今魔芋常被运用于加工食品中。而在陈腾看来,魔芋的价值不止于此:“人体每日需摄入20克膳食纤维,而魔芋精粉的葡甘聚糖含量达80%以上,是优质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葡甘聚糖的溶胀性可使体积膨胀80-100倍,形成的凝胶膜能延缓糖分吸收,同时作为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等。”
  这些特性让魔芋在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领域潜力无限。陈腾预计,年加工300吨魔芋精粉,便能撬动高达6亿元的综合产值。

b7af9dcbfde2f497e247f57d9d35efd5_f952ee3c354f8e0897766bc84a711f16.jpg

魔芋膳食纤维精粉

打造“魔芋经济生态圈”
  从种质资源圃到研发中心,打破传统认知的是,整个产业链都融入在魔芋主题公园中,流线型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这是我们打造的西南首个魔芋主题公园,集科研、生产、旅游于一体。”陈腾边走边介绍。
  公园内,主打魔芋轻食的“魔芋食研室”已建成,将健康饮食理念搬上餐桌;8月8日开业的芋见张宜花园餐厅则以木制院落围湖而建,上万株多肉与绿植营造出梦幻景观,白天绿意盎然,夜晚灯光璀璨,民族特色美食更添文化韵味。此外,热带雨林体验区、围炉煮茶空间、儿童乐园等配套设施也在加速建设。
  魔芋产业更点燃了县城烟火气。夜幕降临,位于桐子林镇的盐边老城记忆街区灯火通明。人气爆棚的金芋别院餐厅,魔芋火锅宴香气四溢,服务员熊明云边切菜边笑着说:“我是红格镇本地人,就在家门口上班,每月4000元工资,干得开心!”
  “00后”返乡青年陈柯宇,听说家乡发展魔芋三产融合,2024年回到了盐边,管理着金芋别院民宿:“现在别院日均收入2万元,生意不错。”随着魔芋全产业链的日益完善,让陈柯宇感到“有奔头!”
  这条曾沉寂的老街因“魔芋宴”重获生机。以金芋别院等新兴消费场景为标杆,加速了街区的焕新蜕变。据桐子林镇副镇长李灵敏介绍,现已完成1.4公里立面改造,打造8家消费新场景,2024年新增个体191户、企业104家。
  在盐边,因魔芋产业,400多个新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当起“东道主”,形成从种植到文旅的生态闭环。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